庭情況。但不久,家人回信告之,楊堃在家已娶妻室。郭隆真趕快勸若名別與楊堃繼續交往了。郭隆真覺得,自己和若名曾是同窗難友,到巴黎後又一同做工革命,親如姐妹,自己要對若名負責。
其實,楊堃的婚姻也是家庭包辦。他對這樁無感情的包辦婚姻異常痛苦,多次提出離婚,都因父母反對而不能,以致和父親脫離了關係。楊堃遠赴法國留學,亦是對自己不幸婚姻的逃避。
張若名並不急於做出什麼“選擇”,她感到重要的,是先專心完成自己的學業。
後來,張若名與楊堃同在里昂中法大學學習,又同在攻讀博士學位,關係自然比從前更密切了。
五四時期,張若名曾追求做“急先鋒”的女子,抱獨身主義,隨著時間推移和環境變化,她的觀念也逐漸變了,她對“理想婚姻”抱著期望,她說:“真正以思想感情意志結合的,在現在這種時代,實在不容易做到……”。她渴望“從眾多的朋友圈中,遇著“無一不投”的人,由淺而深,達到最高度的相知相愛,然後成為婚姻。”
安寧的學齋生活,浪漫的法國文學薰陶,使張若名的心境平和怡然,愈發嚮往真摯浪漫的愛情生活。而楊堃更是對張若名一往情深。
1930年春,楊堃去巴黎民族學研究所進修後返回里昂,準備論文答辯,張若名的博士論文《紀德的態度》也已經完成了大部分。這時,楊堃與妻子正式離婚,他把一篇剖白自己的包辦婚姻以及痛苦的婚姻和離婚經歷的《我的婚姻史》拿給張若名看,楊堃的坦誠和衷情終於打動了張若名,她感到萬事具備,決定與楊堃結婚。
1930年5月31日,中法大學小禮堂內,歡聲笑語,喜氣洋洋。幾十位中法師生聚集在這兒,同賀張若名楊堃喜結良緣。新娘一身白色沙裙,手捧鮮花,顯得嫵媚動人;新郎昨日剛獲得博士學位,今又踏上婚禮的紅地毯,真是雙喜臨門,容光煥發。大家舉杯暢飲,同祝新人幸福美滿!
。 最好的txt下載網
安德烈·紀德的真正“知音”
張若名夫婦赴法國東部旅遊勝地安納西共度蜜月返回里昂後,張若名便專心投入博士論文《紀德的態度》的最後修改。1930年秋,當5萬餘字的博士論文完成後,張若名把列印稿寄給了住在巴黎的紀德。
不久,紀德回信寫道:“透過您的大作,我似乎得到了新生。我確信自己從來沒有被別人這樣透徹地理解過。”全信充滿了讚揚和感謝的話語。
張若名的論文“充滿著流暢瀟灑、詩一般的詞句”,得到了很高的評價,被評為里昂中法大學最優秀成績,並榮獲了一份獎金。論文在法國刊印了180冊,很快被索要一空,1931年又在北平再版發行。
張若名憑著她的聰明才智和頑強奮鬥精神,寒窗7年,終於以優異成績取得了文科博士學位。
當時與她先後去法國勤工儉學的女學生約有四十餘人,而能夠獲取博士學位的唯有她一位。她成為中國第一個留法女博士。
1930年最後一個夜晚,從莫斯科開來的一列火車停靠在滿洲里附近的小站。張若名楊堃終於回到了闊別多年的祖國。
1931年元月4日,他們回到了古都北平。張若名被聘為北平中法大學服爾德學院(文學院)教授,主講法國文學與心理學,同時還以文學院教授名義為中法大學高中的學生講授法語。
張若名開始了她專心致志的講臺與書齋生活。這期間,她的兩個兒子先後於1931年和1934年出世,她請人照料孩子和家事,自己集中精力投入到教學和研究工作中。
張若名除認真完成日常的教學工作外,還在孜孜不倦地進行法國文學和紀德的研究。她在北平的法文月刊《朋友》上發表了論述紀德的小說《地梁》和《窄門》的文章。
1932年,從法國方面不斷傳來資訊,說一生不肯確定政治立場的紀德,突然決定信仰共產主義。張若名在沒有同紀德做任何交流的情況下,憑著自己對紀德全部作品的深入閱讀理解,對他靈魂的透析,寫就了一篇《關於安德烈·紀德》的文章。文中認定,“紀德必然主要地是熱愛藝術。”之後幾年,紀德的表現完全證實了張若名的預言。
有一位美國的紀德研究專家林如蓮博士曾高度評價張若名對紀德的研究,她說:“張若名回到中國之後,仍能繼續保持紀德專家的地位。”“中國有一個詞是來形容一個人非常理解另一個人,這個詞就是‘知音’,張若名與安德烈·紀德是真正的知音”。當時清華大學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