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拿過太子手中的那捲經,恭敬起身,上前將佛經供奉在佛像下方的諸多經書中。
佛像下方的爐鼎中,插著數只供香,空氣中飄蕩著燻霧,天色漸晚,屋內燭光搖曳。
陳皎回頭,堅定道:“太子不信佛卻依然願為生母祈願,每年不落來此,此中心意天地可鑑,若是真有神佛,憑何不佑你?”
陳皎也不信神,即使她的穿越重活一世。但她信真心,比起飄渺的神祗轉世未來,真心最重要。
陳皎目光清澈,語氣誠懇:“臣沒有見過先皇后,但想必對方在天之靈,見殿下如此,必會感懷欣慰。”
太子安靜坐於下方,仰眸看向立於佛像前方堅定的少年,神情不明。
因為是嫡子,因為是儲君,因為是母親的孩子,因為生母早逝,所以他一日不敢懈怠。
這是第一次,在他猶豫自嘲時,有人站了出來,清楚明朗地告訴他,他做得很好,他做得沒有錯。
燭光搖曳,少年身影挺拔,神情凜然,一瞬間彷彿和他身後那悲天憫人的神佛相重疊。
謝仙卿目光落在少年身上,不由怔怔。
停頓片刻,謝仙卿目光從陳皎的臉上挪過,仰頭注視著頭頂的佛像,忽然問了句無關的話語:“陳世子的母親,是什麼樣的人?”
陳皎雖然不懂,但還是老老實實回答道:“母親性情溫柔,但很有主見,向來維護我。”
事實上,怡和郡主豈止是維護陳皎,她簡直是護犢到了極點。誰說陳皎一句不好,她能當場翻臉。
陳皎的舅母有次閒聊,諷刺陳皎學問太差前途堪憂,讓怡和郡主想想辦法再生一個。怡和郡主氣得當場掀桌,追著疼愛自己的大哥罵了數日,逼得陳皎舅母騎虎難下,不得不當眾道歉。
長安城中,誰都知道陳皎是怡和郡主和永安侯的掌中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