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已經在打三更,看見皇上有點疲倦,楊嗣昌趕快告辭,叩了一個頭,從文華殿退了出來。
崇禎乘輦往皇后所住的坤寧宮去,在路上想著:“要是盧象升不贊同楊嗣昌的意見,對東虜撫既不行,戰又不能取勝,何以善後?”於是他搖搖頭,嘆了口氣。
當楊嗣昌同皇帝在文華殿談話的時候,從昌平往北京德勝門的大道上賓士著一隊騎兵,大約有一百多人。他們所騎的全是口外駿馬,時而加鞭飛奔,時而緩奔,以便使冒著汗水的馬匹稍得休息。馬蹄聲在霜凍的、寂靜的、夜色沉沉的曠野裡像一陣兇猛的暴雨,時常從附近十分殘破的村莊裡引起來汪汪犬吠。一些驚魂不定的守夜人躲在黑影中向大道上張望。
掛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銜,宣、大、山西總督盧象升,騎著他的最心愛的駿馬五明驥走在中間,心頭上非常沉重。從五月間他的父親在回宜興原籍的路上病故以後,他曾經連上十疏,哀懇皇上准許他請假奔喪,在家鄉守孝三年。他說他希望將父親埋葬之後,就在父親的墳墓旁蓋三間草房,住在裡邊,謝絕交遊,藉著“廬墓”的機會安心地讀三年書,然後再出來為皇帝“效大馬之勞”。但是崇禎皇帝心中明白:儒臣們在父母死後都喜歡拿廬墓三年的話妄自標榜,實際上沒有看見一個做大臣的曾經那樣做過,他認為盧象升請求回籍奔喪是真,廬墓三年只是說說罷了。倘在平常時候,他會立刻批准盧象升回籍奔喪,在家守孝,過一段時候如果需要他出來做事,就下詔叫他“奪情起復”①,重新做官。然而目前國事艱難,軍情緊急,崇禎不但沒有準許他請假奔喪,反而根據楊嗣昌的推薦,調他做兵部尚書,加重了他的責任,另外派陳新甲接替他的總督職務。陳新甲尚在四川,因路遠還沒有趕來接任。清兵人塞,廷臣交章推薦,皇帝派人賜盧象升一把尚方劍,叫他星夜來京,總督天下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