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太太知道丫鬟和她女兒主僕關係好,笑著坐下來,隨口問道,“你打趣姑娘什麼了?”
丫鬟也不膽怯,捂嘴一笑,“奴婢說肅寧伯世子是看在姑娘的面子上才幫二姑娘的……。”
張大姑娘跺腳道,“你不是還讓我給人肅寧伯世子道謝。”
張大太太嗔張大姑娘,“那碧珠這話也沒說錯,肅寧伯世子幫了你二妹妹,確實該好好向人道謝。”
丫鬟往張大太太身邊站了站,昂著脖子道,“太太都說奴婢沒錯,姑娘還把奴婢關門外頭,好沒道理。”
張大姑娘想撓她了。
張大太太拉著女兒坐旁邊,母女兩說著體己話,今兒張二太太受驚不小,其實張大太太也差不多,得虧是陸照把這事捅給他們知道的,不然張大太太該擔心女兒也會所託非人。
張大姑娘知道陸照沒走,人就在外頭,知道她娘會提到他,趕緊轉移話題,道,“娘,您覺得二妹妹嫁給刑部尚書府大少爺怎麼樣?”
張大太太愣了下,失笑,“你想撮合你二妹妹和蕭大少爺?”
張大姑娘搖頭,“這哪是女兒能撮合的啊,女兒只是好奇,二妹妹差點嫁錯人,我也希望她嫁的好,我見過蕭大少爺,我覺得他人還不錯,娘覺得呢?”
張大太太倒沒怎麼見過蕭大少爺,不過她見過蕭大太太和蕭老夫人,說過幾句話,很輕鬆,家教已經很不錯。
張大太太道,“我覺得挺好,但這事還得你祖父祖母,還有你二叔二嬸點頭,娘說了又不算。”
“那娘覺得祖父會同意嗎?”張大姑娘問道。
張大太太覺得女兒問的有點心急,有種迫不及待要撮合的感覺似的。
嗯,張大姑娘是挺迫不及待的,她沒見過陸照這麼性子急的人,她才向他打聽,他走了沒一會兒就回來給她推薦個人選,她怕不給個準確答覆,人家就直接去撮合了……
不得不防啊。
張大太太想了想道,“十有八九會同意,不過人家刑部尚書府不上門提親,同意也沒用。”
讓張閣老或者府裡的老爺委婉透露想把女兒嫁給刑部尚書府大少爺這樣的事,張大太太覺得就是刀架在人脖子上也沒可能。
文人傲骨,是決計接受不了萬一人家不同意這樣的尷尬。
他們只會在登門求娶的書香門第或者世家子弟中挑選自己認為最合適的。
祖父和父親他們臉皮薄,張大姑娘很清楚,不過她娘同意,不代表二嬸也同意。
不過事情就有那麼巧,張二太太給張大太太送了幾匹綢緞做答謝,覺得還不夠,又挑了一對玉簪送來給張大姑娘,沒聽到張閣老都發話了,以後還得多靠肅寧伯世子幫著打聽世家子弟靠不靠譜。
張二太太道明來意,張大太太嗔她道,“一家人,二弟妹這樣就顯得太生分了。”
張二太太笑道,“嫻兒出嫁在即,要在肅寧伯府過她十六歲生辰,你就當我是提前給她的生辰禮物吧。”
長者賜不敢辭。
張大姑娘收了禮,福身道謝。
張二太太笑道,“那我就不打擾你們母女說體己話,我先走了。”
張大太太輕笑,“你來的正好,嫻兒對姝兒的親事格外上心,大有打破一樁親撮合一樁親的想法,你來之前,正問我刑部尚書府大少爺合不合適呢。”
在聊她女兒的終身大事,張二太太哪還走,坐的穩穩的,腦子裡閃過蕭大少爺的樣子,道,“恐怕高攀不上,這幾日,不少大臣又奏請皇上立儲,我聽老爺說儲君之位未必會落在大皇子二皇子身上……。”
張二太太一向覺得自家老爺看人看事很準,皇上皇子不少,但除了大皇子和二皇子,最有希望,年紀也最合適的就是三皇子了。
刑部尚書府是三皇子的外祖家,蕭大少爺是三皇子嫡親的表哥,要是哪天三皇子真的被皇上立為儲君,蕭大少爺的身份也會跟著水漲船高。
雖然張閣老府也很尊貴了,但畢竟張閣老年事已高,前不久還一腳踏進了鬼門關,多虧人寧大夫妙手回春給拉了回來,滿朝文武都知道,一旦張閣老倒下,張家幾位老爺撐不起張家的門第。
人刑部尚書府大少爺要娶,也是長房長女,二房雖然也是嫡出,但長幼差別大了。
高攀不上……
言外之意就是同意了。
陸照在樹上待的不耐煩,看她們聊的起勁,一時半會兒不會走,就先走了,他可沒有偷聽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