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部分(4 / 4)

小說:玄門 作者:浮游雲中

,原本符合實情。《道德經》不也說麼‘天地無仁,以萬物為芻狗’。只是翅鱗族偏執於弱肉強食,才會妄圖消滅人類罷了。想那數十百萬年前,人類同百獸差別極微,原始本性清淨自在,既無仁,也無‘不仁’。後因外力施加具有了‘自性’,利己利他之念暗生於心,‘仁道’方才興起。而自性如果受慾望左右,又會汙濁淪喪,化生出‘不仁’的邪道。”

麻姑接言道:“帶給人‘自性’的外力,就是宇宙鋒。”

李鳳歧忽有所悟,恍然道:“天山仙宗要修到‘無我’狀態,應是源於此故了!他們認為‘自性’是外加之物,有受汙之危,想透過修仙還原人類最初的本性。”

此時桃夭夭深明玄理,仙家各派道旨也頗知根節,接著李鳳歧的話頭闡述:“豈止是天山如此,仙宗三派都以‘無私,無我’為要。否定自性存立的合理性,這是仙宗的共通之處,因宗旨差異,中間略有輕重之別。天山清除‘自性’最為徹底,蓬萊次之,崑崙又次之,故而崑崙常派仙使入世,撥轉文武兩種運數。與他們三派相比,我們玄門離人世近的多,如果強行除掉自性,勢必乖離世道危害世人。所以玄門接受天命的安排,安享慾望帶來的樂趣,卻不受慾望擺佈,保持自性存而不濁。世人稱我們是天外逍遙之士,這‘逍遙’兩字,恰是本派樂天知命的訣竅。”

李鳳歧撫掌道:“精彩,精彩,講論深妙絕倫,真是名副其實的峨嵋師尊了。自性從何而來,道門中懸而未決的疑謎,今日方得揭開謎底。”

所謂“自性”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