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3 / 4)

小說:謎蹤之國 作者:噹噹噹當

荒漠遙遠的南端………庫魯克沙海邊緣,受阿爾金山融化雪水灌溉等有利因素影響,使得附近仍然存在幾處農牧混合區。這支測繪分隊進入荒漠前的最後一個“補給點”,就是位於若羌與巴什庫爾幹之間凸出部的“三十四團屯墾農場”。

當年解放新疆的部隊是“西北野戰軍”,也就是“第一野戰軍”,在大規模的戰爭相繼結束之後。恢復發展和生產建設成為重點,隨著國家領導人一聲令下,數十萬作戰部隊集體轉業為生產或工程部隊,他們開墾了大片沉睡千萬年的亙古荒原。那些地方至今還留有許多以部隊番號命名地農場,建設在巴什庫爾幹附近的“三十四團屯墾農場”僅是其中之一。與它相對臨近的一個場區,是西側的“若羌縣勝利六場”。雙方直線相距一百八十多公里。

“三十四團屯墾農場”雖在名稱上掛著團級,卻由於該地區沙漠化日趨嚴重。剛開始還能看到點希望,可當人們與風沙反覆搏鬥了數年之後,終於認定這地方已經不適合開墾農田,於是大批人員陸續南撤,如今只剩下幾十個簡陋地“地窩子”。男女老少加起來不過百十號人,規模頂多相當於生產建設兵團下屬的連級建制。

三十四團農場成員大多為知青。還有部分屯懇落戶軍人的家屬,他們每天地日常工作,主要是維護和守備“泵站”,這座兩層小樓高的“9號泵站”,是“三十四團農場”中唯一象樣地房屋,也是荒漠邊緣的地標性建築。這一帶的地質結構,並不適合開鑿盆地邊緣常見的“坎兒井”,可是利用水泵能夠抽出很深地下水,水質出奇的好,入口甘甜清涼。在天旱缺水地時候。當地牧民們都會不辭辛苦,趕著牲口前來取水。

站在“9號泵站”頂部插有紅旗的至高點。可以向南眺望一片片延伸到天際地禿山,以及高山上零星的白雪,向北屬於廣闊無垠的庫魯克沙漠,東邊則盡是戈壁荒灘。縱深處為“沙漠、荒漠、溝谷、戈壁、鹽殼”多重地貌複合,古稱“黑龍堆”,又名“大沙坂”,那裡常年遭受漠北寒風侵襲,災害頻發,數百公里之內不存在任何生命跡象。早在遙遠的漢唐時期,人們還只能以駝隊作為主要運輸工具,很難穿越這片廣闊的死亡之海,因此向來被視為畏途,無人敢過,唐書稱其為“風災鬼難之地”。

司馬灰在前來新疆的路上,曾問過宋地球幾次關於“佔婆王古城”與“綠色墳墓”的事情。宋地球卻始終避而不談,在其餘人員抵達三十四團農場之後,他將眾人都集中到“9號泵站”,說是要開個密會。

宋地球手下僅有四人,除了司馬灰和羅大海,另有無線連的通訊班長劉江河,這個濃眉大眼的年輕軍人,本是三五九旅進疆時的烈士遺孤,一度被行走於巴什庫爾乾地區地駝隊收養,自幼隨養父母到巴州蒙古牧區擀羊毛為生,也懂得套馬狩獵,具備荒漠行軍經驗,十分了解庫魯克附近地地形和氣候

另一個是測繪分隊的勝香鄰,她雖然年紀甚輕,膽略才識卻無不具備,曾經跟隨考察隊先後三次進入內蒙古“騰格里大沙漠”,成功執行過特種地形測繪任務。司馬灰和羅大舌頭都看勝香鄰有些眼熟,好像在哪見過,後經宋地球介紹,才知道面前這個姑娘就是勝天遠地女兒,也是勝玉的妹子,難怪眉宇之間有些神似,只是出身於高階知識分子家庭,較之勝玉少了一分飛揚,多了一分親和,精明幹練的氣質則絲毫不遜。

當時有海外關係可不是多光彩的事,因此司馬灰沒對勝香鄰提起玉飛燕的事,而勝香鄰則根本不知道自己遠在英國還有個表姐,她幼年喪父,對父親的記憶已經很模糊了,雖然在母親的干預下,沒有繼續從事考古工作,但也算是宋地球的半個學生和得力助手。

司馬灰覺得事情不太對勁,就問宋地球,我看咱們這支“測繪分隊”的編制,也是按時下慣用的“三結合班子”,由“院校知識分子、技術人員、軍事人員”共同組成,可總共才五個人,力量是不是太單薄了?

宋地球點了點頭說:“現在咱們這個小組的人手是少了些,不過在進入荒漠之前,還要會合從新疆克拉瑪依等地抽調來的幾支分隊,加起來也足有幾十號人。但我必須再次強調,這次行動將會面臨許多難以預期的困難,甚至會有生命危險,如果現在有人想要退出還來得及,我絕不阻攔。”他等了一陣。見無人應聲,終於說出了真實情況:

根據地理古籍描述,天下分為四極,大概意思是說世界上除了南北二極之外。還另有上下兩極,極巔為“珠穆朗瑪”,羅布荒漠下黑洞般的深淵。則是“地下之極”,它存在於萬古不滅的沉寂之中。自有天地萬物以來,就為日月所不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