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剖白:
具有虛榮心的紅顏女,一定是個貪婪自私、貪得無厭、永無滿足的人。在這種女人的心裡和眼裡,心靈、人格、真誠、愛情、恩義都不值一談,不值留戀,即使珍愛也只是短期行為。她們把人生的意義、生活的本質和幸福的真實內容拋向荒原,把自己輕飄飄的生命投向谷底。
“男裝麗人”的泯滅結局(1)
1948年3月25日,在一片晨光曦微之中的中國北平第一監獄刑場上,隨著砰的一聲槍響,一位披頭散髮、面容憔悴的女囚犯當場斃命。
也正是在這一天,全世界的新聞機構都競相播放著這樣的一條訊息:亂世間諜川島芳子在中國北平第一監獄刑場被槍決。子彈從後腦打入,從右臉穿出,屍體血肉模糊,無法辨認。
事實就是這樣。那一顆子彈結束的不僅是在整個20世紀30年代的日本曾紅極一時、享有“帝國之花”美譽並一度成為當時日本青年偶像的川島芳子的生命,更結束了一個早已將自己的全部罪惡寫進了日本侵華戰爭史中的可恥靈魂。儘管川島芳子將其所擁有的那份美麗和智慧統統變為她禍國殃民的種種手段的做法,確實令後世之人無法再去心平氣和地面對那一段歷史,但仍然沒有人可以否認這位一代佳人擁有過的那種極富傳奇色彩的人生。
毋庸置疑的一個事實就是,在那樣的一個戰事一觸即發的混亂年代裡,川島芳子作為一個日本軍國主義的“男裝女諜”,確實曾經有過叱吒風雲、顯赫一時的“光輝歲月”,也給後世留下了眾多神秘莫測的傳說與故事。
這個生於中國清皇室的王族女子,自幼就被日本人收養。儘管她擁有的無非也是普通女子的一份柔弱與多情,但她胸懷著的卻是復辟滿清江山的夢想。為了實現這份理想,她也曾揚鞭策馬、身先士卒,馳騁於戰火紛飛的曠野;為了實現這份理想,她也曾喬裝打扮、行蹤詭異,遊走於中國的天南地北;還是為了實現這份理想,她竟然一味地讓自己放蕩下去,甚至將倫理道德與貞操意識拋之於腦後。面對著她或是無恥或是罪惡的言行舉止,一切熱愛正義事業的人們都視之為“東洋的瑪塔哈利”或是嗤之為“魔性的女人”,但從中獲得了巨大利益的日本軍國主義者卻奉稱其為“東洋的貞德”。她的一生之中竭盡權術之能事,幹下了太多即便是男人用槍炮也無法做到的罪惡勾當。如果說此前的川島芳子還是以復辟清朝作為其最高理想,併為其最終實現而英勇奮鬥的話,那麼後期的她卻是實實在在地深陷在了慾望的泥潭中,並也因此徹底喪失了她作為一位清朝王室公主的品格與風度,日益墮落成一個妖魔、淫蕩的無恥女人了。
對於這樣一位在特定歷史年代中出現的有著特別意味的一代佳人,無論我們鄙視也好,唾棄也罷,那張最終在一場春秋大夢下宣告破碎的紅顏,讓人每每想起都會唏噓不已。
川島芳子於1906年出生在清朝王室,原名顯紓,又名金璧輝,是肅親王第十四王女,她的父親耆善是清王朝第十代肅親王。
l912年,清王朝滅亡了。川島芳子的父親肅親王也被迫離開清朝皇宮,流亡旅順,但他卻不甘心清朝300多年的大業就此付諸東流。於是,他試圖推進滿蒙獨立、匡復大清基業的願望也越來越強烈。與此同時,日本一部分陸軍軍人和以川島浪速為核心的大陸日本浪人,在某些想法上與肅親王不謀而合,其中就包括推行滿蒙獨立的計劃。當清朝滅亡時,這些日本人像發瘋了一樣,急不可待地想推行這一計劃。共同的目標和“志向”使川島浪速和肅親王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很快抱成了一團,兩人決定儘快策動滿蒙獨立運動。同時,日本的一些少壯派軍人也積極參與了他們的活動。
不久,滿蒙獨立運動的時機漸漸成熟。肅親王推薦川島浪速作為自己的代表與日本方面進行談判。為了使川島浪速具有談判代表的資格,肅親王把自己的十四王女顯紓過繼給川島浪速,使兩人具有公開的親屬關係。於是,川島浪速有了一個六歲的養女——顯紓,並於翌年將顯紓帶到日本。這對於年幼的顯紓來說是完全陌生的。臨行前,肅親王囑咐川島浪速,要他將顯紓培養成能夠完成他們“夙願”的人。
到日本後,川島浪速為顯紓取名川島芳子,並把她當做男孩來培養。於是,川島芳子在其生父和養父頑固推行滿蒙獨立的環境裡成長起來。之後,川島芳子進入豐島師範附屬小學學習。她聰明美麗,活潑而富有野性,在許多方面顯示出了男孩子的個性。
在松本高等女校讀書期間,川島芳子性格奔放,才氣煥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