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一口井,那井只有半米深,是從山中自然流出的山泉水,帶著甘甜,平時他自己用扁擔挑水。
原本村子裡要給他免費通電的,可徐
老頭卻是死活不依,他家裡自然不會有電器化的東西,也極少出門,家裡最多的是書,而且全是古書,繁體的那種,簡體的幾乎沒有,這二三十年裡,至少有近十次有人慕名來買他的藏書,他都沒有賣過。
總之,徐老頭就是個怪人,特別的怪。
這也是楊天佑要來拜訪徐老頭的原因。
山中藏大儒,楊天佑特有興趣。
茅草屋一共三間,門口是一塊平壩,俗稱“地壩”,農村家家戶戶都有,門口的前方是幾塊菜地,此時白菜,苞菜,綠油油,白嫩嫩的一片,輕風微拂,卻並不帶多少寒意,陽光透過竹葉間傾瀉而下,銀色的光線有些斑駁,夕陽的餘輝下,徐老頭坐在門口的壩子上,屁股下面是一張明清時代的雕花大椅,一看就不是凡品,手上捧著一壺茶,一本書,看得仔細。
那菜地中間,一條小徑,上面鋪著碗大的青石,楊天佑一路走來,心裡無比的震驚。
他實在想不到,在現代社會,居然有如此神奇的地方。
沒錯,在他看來,徐老頭住的地方太神奇了,透著一些夢幻,透著一些神秘,真正的原生態,不管是人,還是景,都像是徹底的迴歸了大自然。
楊天佑站在青石小徑的一頭,環視四周,正要舉步,不料側對著楊天佑的徐老頭卻突然將書本放下,嘴裡竟然唱起了小曲兒,這是真正的純巴山小調,類似於山歌。
“通江出了個李翰林,猶如文曲星下凡塵,小時貪玩又好耍,不想大器竟晚成,妙筆寫出文三千,章章萬古流芳名……三口八壩一座廟,一股臭水往上冒,石公對石婆,烏龜背大鑼……”
楊天佑如遭雷擊,身子一震,竟再也挪不動腳步。
這曲子他是第一次聽,但這詞他卻是在太極門歷代祖師留下的藏寶圖上看到過。
楊天佑萬萬沒有想到,自己一直苦苦思索而不得其果的藏寶圖,居然會在這裡得到線索。
他的心情之激動,可想而知。
歌聲嘎然而止,徐老頭盯著楊天佑,一臉的迷茫。
楊天佑神情激動,興奮,終於回過神來,快步朝徐老頭走去,小徑長約二十米,楊天佑走了十五米,才將步子調節過來,整個人也顯得平靜了許多。
“徐爺爺,謝謝你救了我女朋友!”
楊天佑畢恭畢敬的對徐老頭道。
擺擺手,徐老頭臉上依然沒有露出一絲笑容,只是眼神之中卻帶有一絲奇色,指了指中間那間開著的茅草屋,道:“進去搬張椅子出來坐吧!”
楊天佑點點頭,走向茅草屋,剛一進屋,便嚇了一大跳。
一大屋的書。
楊天佑和陳天風在一起的時候,也曾被一屋書嚇倒,但今天卻更讓他震撼。
陳天風收藏的那些書雖有孤本,卻也不多。
而徐老頭收藏的這一屋子書,幾乎全是線裝體的,不用說,這數千本書中,肯定會有許多的孤本。
在楊天佑的眼裡,這不是一屋書,這是一屋的財富啊!
想想看,這些書若是賣出去,能賣多少錢?
更何況,這屋子中還有一些桌椅和書架,居然也全是古色古香的舊式傢俱,估計也價值不菲啊!
楊天佑有些汗顏,也有許多疑問。
如此多的寶貝,徐老頭是如何能儲存至今的?很顯然,徐老頭並沒有刻意的隱瞞自己這些“財富”,那這幾十年來,就沒有人打過這些寶貝的主意?
在這樣貧窮的山村,在這樣的茅草屋中,居然有如此多的寶貝,估計說出去都不會有人相信,但事實上這卻是真的。
楊天佑深吸了一口氣,吞了吞口水,隨手拿了一隻凳子出來,坐在徐老頭的身邊,楊天佑一時倒不知道該如何說才好,他心中實在是太震驚了。
“李老師是咱們富民村人的貴人,也是咱們的恩人,她是個好姑娘,再說,區區感冒,就算沒有我在,她也不會有事的,倒是她的腿,估計是你用內功幫她長期在推拿吧?我看保養得不錯,肌膚都沒有壞死,應該在不久的將來,她便可以康復了!”徐老頭自言自語的道。
徐老頭僅僅搭了李娟的脈,便看出楊天佑用內功幫李娟推拿的事情,更預測李娟會很快好起來,這已經說明徐老頭不是尋常老人。
不過楊天佑一點也不吃驚,因為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