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風險等方面的資訊,投資者可能會做出最糟糕的假定,因此,競爭會迫使他們披露資訊。但是,不應該從企業對其資訊披露之謹慎中得出它在隱匿壞訊息之推論;它可能僅僅是對其競爭對手隱藏起想法、策略、商業秘密。上述分析有助於解釋這樣一個令人迷惑的事實:儘管房地產泡沫自2005年就開始漏氣,可政府直到2008年秋天才發現銀行業處於可怕的財務危境。
。。
第五章 政府的應對措施(1)
政府針對經濟崩潰的應對措施已經走過了四個階段,第五階段的措施在本書寫作之際正在走向國會。前三個階段每個都是“緊急財政援助”;第四階段(與緊急財政援助同時進行的)我稱之為“容易錢”;而第五階段,實施以後,將會是“刺激”。政府已經試過了一個小規模的、最終被證明無效的經濟刺激計劃;2008年初,國會透過了1680億美元的減稅方案。這個數額太小了,以至於無法對刺激消費產生顯著作用。
緊急財政援助計劃和“容易錢”開啟了政府的救助行動。緊急財政援助的初衷是由政府買下銀行的“不良”資產——就是那些以住房抵押貸款證券為代表的、因房地產泡沫破滅而變得價值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