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一種妥協,或者說進行一種交易,即:中國撤回對亞太經合組織為削減關稅確定時間表的動議提出的異議,以此來換取美國對中國加入關貿總協定的支援。
然而,人們對克林頓可能過於樂觀了。
由於中期選舉的失敗,克林頓在某些敏感問題上將受到國會的刁難和制約,在內政和外交上的決策能力大大削弱。這就使他處於與過去布什一樣的境地:布什想改善與中國的關係,但*黨控制的國會跟布什過不去。現在反了過來,克林頓想改善與中國的關係,但由共和黨控制的國會跟他作對。此時的克林頓可謂進退兩難。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有作出承諾的願望,他有足夠的政治實力嗎?
人們僅有的一點期望到底還是落空了。
克林頓不肯作出承諾。
接著進行的是*與坎特的談判。
克林頓的曖昧態度給這場部長級談判蒙上了陰影。
象一年前在西雅圖的談判一樣,坎特在雅加達又安排了一個強大的陣容與*交鋒,其中有負責中美智慧財產權談判的巴爾舍夫斯基,有負責中國復關談判的道斯金等。談判的氣氛比一年前的那次要嚴肅得多。雙方發生了激烈的爭吵。爭吵的激烈程度是兩人在一年來所有會談中最嚴重的一次。
無論是復關問題還是智慧財產權問題,坎特都表示了強硬態度。
*的態度同樣強硬,在原則問題上絕不妥協。
坎特說了四個字:“NO!NO!”
*說了六個字:“絕不!絕不!絕不!”
這場長達3個小時的談判不歡而散。
當*走出談判廳的時候,臉上仍然怒容未消。守候在門口的記者把她團團圍住,提出一些問題。*顯然非常激動,回答問題時說話的頻率比平時更快。
她談到復關,怒不可遏地揮起手說:“已經談了8年!8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不過是一瞬,但對中國復關來說,實在太長了,太長了!”
記者:“中美談判沒有進展的原因是什麼?”
*毫不迴避與美方的分歧,對美國人的態度進行了堅決抨擊。她說:“美國方面要價太高了!這是談判至今未能取得突破的主要因素。中國已經表現出了極大的靈活性,但令人遺憾的是,美國仍然要求中國承諾許多不切實際的義務。”
記者:“你認為談判的前景如何?”
*:“盡最大的努力,作最壞的打算。”
另一些記者圍住了走出談判間的坎特。坎特對記者說:“中國提出的理由不充分。我們沒有被說服能在年底前結束談判,但我們仍要盡一切努力。”
記者們發出的報道與幾天前的樂觀情緒大不一樣。他們寫道:中國年內復關已經無望,智慧財產權談判也將更加艱難。
同一天,從日內瓦的關貿總協定總部也傳來了壞訊息。美國、歐盟、加拿大、日本就中國復關談判問題舉行了一次秘密會議。會議的結果顯然與坎特在雅加達的態度是一致的。會議結束後,美國代表對記者明確說:“中國實際上不可能在年內復關。中國沒有表現出足夠的靈活性。”歐洲聯盟的一位官員說:“顯然,要在年底前結束談判的程式是困難的。因此我們一直對中國人說:不要著急。”
從雅加達和日內瓦傳出的訊息,對中美智慧財產權談判來說都是壞透了的訊息。
七、中國不怕2月4日(1)
1995年1月18日。北京。
第八輪中美智慧財產權談判在貿易大戰的陰影下舉行。
半個月前的1994年12月31日,中美雙方分別公佈了貿易報復和反報復清單。半個月後的2月4日,是美國確定的對中國實施貿易報復之日。
這輪談判正好夾在貿易報復的宣佈與實施之間。它使人自然地聯想到戰爭狀態下那種“兵臨城下”式的談判。戰書已經發出,總攻即將開始,大規模戰爭一觸即發,雙方代表在這個節骨眼兒上被派到刀兵相見的陣地前沿進行談判。這時候的談判,目的再明確不過--能否在這千鈞一髮之際避免戰爭、避免流血?談判雙方所能作出的選擇也是非此即彼--開戰,還是言和?
雙方談判代表肩負著重大使命。
在這個關鍵時刻,人們又看到了那個瘦高個兒、半禿頂的美國首席談判代表李森智。他和戴著金項鍊金耳墜的助手萊爾一道再次來到北京。
中方談判代表走進外經貿部談判廳準備迎戰。
李森智板著面孔:“這次談判我們可以確定一個時間表,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