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年裡,政府軍實際上奪取了除哈爾
濱以外的所有東北城鎮,收復了蘇北的縣城,佔領了張家口和延安,控制了
河北和熱河省的大部,掃清了大部分隴海和膠濟鐵路線。此後,拉鋸戰在長
江以北所有中國主要鐵路線上展開。這些鐵路,除了自蘇北海岸直通陝甘邊
界附近的寶雞的隴海線和橫貫山東的膠濟線外,還包括津浦線和平漢線。在
滿洲,戰鬥主要焦點所在的鐵路,是唯一從華北通往東北幾省的北寧線,以
及連線四大城市瀋陽、四平街、長春和吉林的鐵路。隨著戰鬥的發展,戰爭
的兩個主戰場變成了滿洲和華東,後者包括江蘇和山東。
共產黨軍隊在 1946 年 7 月改名為人民解放軍。①他們遵循從城鎮撤回農
村的戰略方針,在政府的進攻面前主要保持防禦態勢。9 月,毛澤東提出了
解放軍將要遵行的戰略戰術要點。毛解釋說,在抗日時期,共產黨軍隊分散
② 範斯萊克編:《馬歇爾到中國的使命》第 1 卷,第 353—354 頁。
① 《中國問題白皮書》第 1 卷,第 202 頁。
② 範斯萊克編:《馬歇爾到中國的使命》第 1 卷,第 407 頁。
① 1945 年 8 月,延安《解放日報》的報道中曾使用“各路解放軍”的說法,但一般仍沿用八路軍、新四軍
名稱。1946 年 9 月,《解放日報》社論和同年 10 月中共中央負責人對新華社記者的談話,使用“人民解
放軍”一詞。1947 年 2 月 1 日,毛澤東在《迎接中國革命的新高潮》一文中,用了“人民解放軍”這一名
稱;同年 2 月 10 日,朱德以人民解放軍總司令的名義簽署命令——譯者。
兵力打游擊戰為主,集中兵力打運動戰為輔。隨著國內戰爭情況的改變,雙
方的位置也將發生轉變。但是,政府軍還處於進攻地位,其人數和武器裝備
都優於共產黨的軍隊。因此,在力量的對比發生轉變以前,後者必須堅持“集
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這一具有優良傳統的作戰原則。
全殲和速決是這種戰爭的特點。殲滅敵軍不但成了人民解放軍武器彈藥
的主要來源,而且也是兵員的重要來源,因為俘虜來的敵軍通常要編入共產
黨軍隊。殲敵的目標應是消滅其有生力量,而不是奪取地方。力求速決的目
的在於當最終不能殲滅敵人時,可以迅速避開敵人,把傷亡減到最小程度。
毛澤東斷言:“實行這種方法,就會勝利。違背這種方法,就會失敗。”②
這裡所論述的要點,很快就成了著名的作戰原則。
政府在 1946 年 7 月第一週的進攻中,包圍了漢口以北鄂豫邊界上的由李
先念和王震率領的共產黨部隊。他們突破包圍圈,成功地回到了共產黨在陝
西的根據地。政府雖然消除了共產黨軍隊對這一地區的威脅態勢,但後者的
兵力卻儲存下來,以圖他日再戰。政府宣稱,在山東,膠濟線上的共產黨軍
隊已於 7 月 17 日被清除。但是,由於他們的不時騷擾,鐵路運輸到 9 月底仍
沒有恢復。也是在 7 月,政府軍渡過黃河進入晉南。但是,在該省東部,共
產黨軍隊仍能夠切斷從省會太原通往石家莊的鐵路。①
在蘇北,7 月的進攻是隨著政府軍從長江北進、從津浦路東進開始的。
那時,共產黨控制著這一地區的 29 個縣。到第二年春季,政府軍奪回了該地
區的所有縣城,並在國民黨的控制下重新建立起縣政府。在各地,共產黨人
面對敵人優勢兵力的進攻,都實行了撤退原則。與正規軍一起撤退的還有大
部分民兵、黨的幹部及其家屬。這一生存戰略使他們儲存了主力,但也付出
了沉重的代價。
晉冀魯豫。政府軍進入共產黨的一個主要根據地晉冀魯豫解放區後,他
們繳獲的檔案透露了這一地區遭受損失的程度。政府在這一地區的收穫是大
量的,也是沒有估計到的。例如,冀魯豫分割槽的 64 個縣,有 49 個被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