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
高魯
餘松青
氣象研究所
1927 — 1929 北京大學理科學士,布魯 北京中央氣象臺臺長;中國氣
塞爾大學肄業 象學校校長
廈門大學天文系主任;南京紫
1929 — 1947 加利福尼亞大學博士
金山氣象臺※臺長。
國立東南大學教授;浙江大學
竺可幀
歷史語言研究所:
1928 — 1946 哈佛大學博士
任期 最高學歷
校長;中國科學社社長;中國
氣象學會會長。
其他職業關係
國立中央大學教授兼系主任;※
傅斯年
心理研究所:
唐鉞
汪敬熙
社會科學研究所:
楊端六
1928 — 1950 北京大學文科學士,曾在倫敦 ※國立北京大學教授(後來);
大學及柏林大學研究 中央研究院總幹事。
國立北京大學教授;清華大學
1929 — 1933 哈佛大學博士
心理學系主任
國立中山大學教授;北京大學
1934 — 1947 霍浦金斯大學博士
動物系教授及主任。
中央研究院會計主任;國立武
1928 — 1929 倫敦大學肄業
漢大學經濟系教授。
( 1929 —
1934 由幾個
人分別代理
所長)
任期
最高學歷
其他職業關係
國立北京大學教授;中華文教基
陶孟和
動植物研究所:
王家楫
1934 — 1949 倫敦大學文科學士
1934 — 1944 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
金董事會社會調查所所長。
國立中央大學生物系教授;中國
科學社理事。
引自陶英惠:《蔡元培與中央研究院》,第 33—36 頁。
※紫金山天文臺,不是氣象臺——譯者。
※※傅斯年任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不是中央大學——譯者。
研究的資助
30 年代早期,研究和出版事業迅速擴大。中央研究院的 10 個研究所的
所長(見表 5)是五四年代的知識分子,他們非常嚴肅地肩負起了他們的責
任。由不同的研究和專業機構主辦的科學雜誌及其他出版物(見表 6)增加
了好幾倍;在主要期刊中有 9 種屬地質學和古生物學,6 種屬生物學,兩種
屬氣象學,兩種屬化學和化工,還有一種屬物理學。①這些科學家的終極目標
是把中國科學放在與其他現代國家平等的基礎上,並對科學界作出創造性的
貢獻。同時在地質學、有機和無機化學以及營養學等先進領域中,其進步受
到工業化目標的直接鼓舞。②在傅斯年的領導下,中央研究院的《歷史語言研
究所集刊》及其特刊樹立了中國歷史和文化學術研究的高標準。
這裡不可能評價南京教育部的非常廣泛的工作。(前武漢大學校長王世
傑在 1933—1937 年間曾任教育部長)。該部負責推行全國學校體制,開展識
字運動,以及制訂中學畢業和大學入學的標準。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與教育
部無關,在不平等條約體系的保護下得以從中央政府獲得穩定的資金,負責
資助高階訓練和研究。由於基金會的發展是獨立的,它的活動不斷擴大並滲
透到大學和中央研究院,基金會的資助計劃涉及廣泛的學術領域。基金會在
1926—1945 年的 20 年間撥款一覽表顯示,有 96 個機構,包括大學和學院、
研究機構和文教組織,得到總數達 24250893 元和 392795 美元的資助。
表 6 主要研究機構和專業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