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天都在病房裡頭上演。聶宇晟剛到醫院的時候,通宵搶救一個病人,結果沒救過來。病人家屬在手術室外號啕大哭,他衝進洗手間開啟水龍頭,眼淚紛紛地往下掉。
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就這樣悄無聲息地逝去,沒有經歷過的人,是不會有那種強烈的震撼與驚慟的。可是又怎麼樣呢?最後連他都已經習慣了。他會盡最大的努力去救治病人,他會在手術檯邊聚精會神一站數個小時,但如果最後的結果是不幸的,那麼就承認這是命運的安排吧。
李醫生很能體諒他的心情,拍了拍他的肩,說:“我知道,你是為了十四床那個病人。”
那是個很可愛的小寶寶,才六個月大,因為特別複雜的先天性心臟病,輾轉送到了他們醫院。為了給孩子治病,年輕的父母已經把鄉下的房子賣掉,又借遍了親朋好友,可是仍舊湊不齊手術費。昨天的時候終於要求出院,年輕的父親握著他的手,嘴角直哆嗦:“聶醫生,謝謝你,娃兒沒這福氣,就當她白來這世上一遭。我們實在沒辦法了,不治了,回去再生一個。”
他看著年輕的母親躬著身子抱著孩子,一路哭,一路去辦出院手續。
醫院裡這種事情太多太多,不勝列舉,他仍舊覺得心酸。這種時候,即使是一線希望,也總比絕望要好吧?所以當國外那家醫療公司提出補貼計劃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建議方主任接受。結果在開會的時候,兩個人就這件事爭執起來。
方主任的話其實有道理,他並不是不知道。這世上並沒有免費的午餐,何況是資本主義的跨國醫療器材公司。所有補貼的目的,自然是全力推廣新型的人造心血管和人工起搏器以及心臟支架等等器材。
他只是有一點鬱悶,也有一點不甘心。不由得嘆了口氣。
李醫生聽見他嘆氣,說:“你別煩惱了,主任也是為你好。換作是別人,他才懶得罵呢。”
他也知道,方主任對他其實一直挺偏愛的,但凡大型會診都帶著他,疑難手術也帶著他,雖然他做對了從來不被表揚,做錯了一定會捱罵,可是在臨床這種經驗其實是最難得的。方主任本來就是博導,手底下帶著好幾個博士,他雖然不是方主任的弟子,卻是全科室所有醫生尤其年輕醫生中,最被重視的一個,而且方主任對他,從來就是無私地傾囊相授。
晚上下班的時候,他去停車場,正好遇見方主任。醫院給各大科室的主任都配了有車,尤其像方主任這樣德高望重的權威,不僅配了車,還配有司機。聶宇晟看司機開啟車前蓋,埋頭在鼓搗什麼,估計是車壞了。雖然已經是黃昏,可是醫院的停車場是露天的水泥地,一陣陣熱浪蒸騰,西斜的太陽照在門診大樓的玻璃幕上再反射回來,更曬得人難受。
聶宇晟連忙走過去,問司機:“怎麼啦?”
“又壞了。”司機無可奈何地說,“好像是電瓶沒電了。”
“要不,主任就坐我的車吧。”聶宇晟說,“太熱了。”
方主任看了他一眼,似乎未置可否。聶宇晟說:“正好我還有兩個問題,想請教您,是關於三十五床的病人。”方主任雖然氣還沒消,可是他從來不當著行政人員或者病人的面給聶宇晟難堪。這大約也是一種護短。有時候當著一屋子醫生的面把聶宇晟罵得狗血淋頭,可是隻要有護士或其他行政人員進來,他就立刻收聲。
所以方主任帶的幾個博士生總開玩笑說聶宇晟其實才像是方主任的關門弟子,因為他捱罵最多。方主任曾經對自己的學生說過:“罵你們是為了你們好,當著專業人士罵你們,更是為了你們好。有外人在,就不說了,外行人不懂行,你們當醫生的,在病人面前應該有自己的威嚴。”
現在當著司機的面,方主任當然不會駁他的面子。
聶宇晟開的是一部別克,在年輕醫生裡頭,不算好也不算壞。方主任最開始挺不待見他,說年紀輕輕剛參加工作就買車,是公子哥脾氣。後來時間久了,才知道聶宇晟根本不用家裡的錢,他在美國上學的時候就開始炒股票做期貨,而且收益還不錯。
聶宇晟把冷氣開到最大,方主任這才跟他說了一句話:“我家的地址你知道嗎?”
“知道。”聶宇晟過年的時候還被方主任叫到家裡去吃飯,因為排值班的時候,聶宇晟主動要求值大年三十的夜班。方主任雖然嘴上不說,點滴事情卻都看在眼裡,第二天就叫他去自己家吃飯。方主任以身作則,每次值班都是排大年初一。方主任的太太在市圖書館工作,知書達理又非常賢惠,老早就在家聽方主任誇過聶宇晟無數次,所以也把他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