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3 / 4)

1950年1 月7 日,彭德懷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作了《關於西北工作情況的報告》,提出西北地區黨政軍民的任務,“應是消滅土匪,肅清特務,實行民主改革,動員一切力量,節衣縮食,克服困難,恢復和發展生產,為建設新西北而奮鬥。”1 月19日,西北軍政委員會在西安成立。

它是中央人民政府在西北地區實行軍事管制的代表機關,並代行西北人民政府職權,統一領導西北五省的軍政工作。彭德懷任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副主席為習仲勳、張治中,秘書長為常黎夫,副秘書長為談維煦。委員有王子宜、工世泰、王震、甘泗淇等40多人。

同日,西北軍政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西安舉行,會議透過了彭德懷所作的題為《關於目前西北地區工作任務》的報告,提出了七項工作任務。

彭德懷最後說:“我們一定能團結,一定能克服困難,一定能辦好西北人民的事情。”

新中國成立後,黨中央和毛澤東主席從全域性考慮,把解放西藏、經營西藏當作中國共產黨解放全國人民,保衛中國領土主權獨立完整的一個重要目標,作出了“進軍西藏宜早不宜遲”的決策。

在1949年10月,毛主席明確經營西藏的任務由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野戰軍擔任。11月,鑑於西北地區解放戰爭結束較早等原因,毛主席曾考慮

過由西北局主要擔任經營西藏的任務,西南局擔任第二位的責任。 1950 年初,毛主席又將向西藏進軍及經營西藏的任務,確定由西南局擔任,西北局配合,決定於4 月中旬開始組織向西藏進軍,10月以前佔領全藏。

西藏曆來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地處中國西南邊疆,面積120 多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素有“世界屋脊”之稱,山高缺氧,氣候寒冷,地廣人稀,交通不便,解放前境內沒有一條公路。解放前,西藏社會長期以來保持著封建農奴制度,廣大勞動人民,即佔藏族人口95%以上的農奴和奴隸,在官家(封建政府)、寺院、貴族三大領主的殘酷統治下,過著極其悲慘的生活。

在解放戰爭即將取得全國勝利時,以大扎攝政為首的西藏反動勢力,在英美帝國主義支援下,積極策劃“西藏獨立”,加緊擴軍備戰,企圖阻止人民解放軍解放西藏。

遵照中共中央和毛主席關於解放西藏的決策,中共西南局和西南軍區於1950年1 月6 日,決定派第十八軍及雲南軍區第一二六團,由第十八軍軍長張國華、政治委員譚冠三率領,從西康、雲南方向執行進軍西藏任務;中共西北局和西北軍區派出青海騎兵支隊、新疆獨立騎兵師,從青海、新疆方向向西藏進軍,以配合第十八軍的行動。由於西藏地區土匪猖撅,嚴重影響到進藏的準備工作,西南軍區經請求中央軍委批准,將進藏時間由原定的1950年4 月推遲至當年冬季。

西南軍區司令員賀龍接到進軍西藏的指示後,加緊籌劃解放西藏的工作。他派人到成都華西大學等兒所院校,借來有關西藏的圖書資料,認真閱讀與研究;又請專門研究康藏問題的專家李安宅、於式玉、法尊和尚、任乃強等詳細介紹康藏的歷史和現狀,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賀龍於1 月10日向毛澤東、彭德懷和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劉伯承、西南軍區政委鄧小平寫了《康藏情況的報告》,彙報初步瞭解到的有關西藏的情況,對進藏路線提出了意見。

賀龍指出,經康進藏,通常走的路線有三條:一是由打箭爐經甘孜、德格、昌都、嘉黎至拉薩。此為滿清時趙爾豐進藏舊路,有驛站。但山多且陡險,昌都至嘉黎間有東西兩大雪山,均在海拔五六千公尺以上,終年積雪,最難走。

二是由昌都至恩達西北行,經類烏齊、德慶、薩爾松多、索克宗至黑河,再折向拉薩。

三是由甘孜至玉樹西行,經布母拉,沿格爾吉河上行,至唐古拉、黑河,這一條路是高原的脊背。

賀龍指出,最終選擇走哪條路,還需進一步研究。但無論走哪條路,均需以甘孜為補給站。甘孜至打箭爐有舊公路基,可以修復通車。西南軍區已著手編3個工兵團,稍加訓練準備後,即可開去修路。賀龍還就西藏氣候、教派情況作了詳細報告。

與此同時,賀龍派測繪人員協助西藏地理學家任乃強教授迅速繪出了中國第一套二十萬分之一的西藏地圖,印發給部隊。

西藏距內地路途遙遠,交通不便,經濟落後,人煙稀少,加之語言不通,居民與漢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