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3 / 4)

前進,堅決、徹底、乾淨、全部地殲滅中國境內一切敢於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國人民,保衛中國領土主權的獨立與完整!

一場新的惡戰已在眼前!

五羊城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勝利形勢下的部隊整訓。

中央軍委把四兵團暫歸四野指揮,沒有考慮陳賡和林彪之間曾發生過一個戲劇性的故事。

郭天民:這個計劃將會使部隊有大量非戰鬥減員。林彪:按既定作戰方案執行!陳賡:知我者,毛主席也!

1949年重陽節,中央軍委下達“向廣東進軍”令。十五軍攻佔曲江,“海珠橋血案”。陳賡再次“違抗”林彪的命令。

第二野戰軍陳賡兵團在解放南昌以後,遂在南昌、豐城、臨川地區進行短期整訓。一是當時部隊正在調整作戰部署,二是渡江戰役之後,部隊也出現了一些新的思想動態。

渡江作戰以來,在勝利形勢的鼓舞下,整個部隊士氣高漲,信心百倍,決心在這次具有歷史意義的偉大進軍中再立新功。但是在少數人員中,不同程度地滋長了驕傲自滿,以功臣自居,停頓不前和貪圖享受的情緒,成為部隊繼續前進的障礙。

這次整訓,部隊集中學習了七屆二中全會決議的精神,和繼續進軍的準備工作。在學習中,批判了“打過長江就萬事大吉”不願繼續艱苦奮鬥等不良傾向。透過學習,進一步加深了將革命進行到底、徹底解放全中國的思想。

七屆二中全會關於“人民解放軍永遠是一個戰鬥隊,就是在全國勝利以後,在國內沒有消滅階級和世界上存在著帝國主義制度的歷史時期內,我們軍隊還是一個戰鬥隊”的指示,使大家明確了方向,提高了鬥志,在全軍中進一步提高了奪取全國勝利、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決心和信心。

關於第四兵團下一步的作戰任務和部署,中央軍委根據渡江戰役勝利結束後的新形勢,作了重新調整。

在四兵團十三軍三十七師進佔南昌城後的第三天,即5月26日,中央軍委命令:四兵團歸四野指揮,參加對白崇禧作戰;五兵團三十八軍歸四兵團指揮。

兄弟友鄰部隊互相配合作戰,是軍旅中軍事行動之常事。但把一建制部隊劃歸或者是暫時劃歸為另一建制的部隊指揮,是任何軍隊的主帥都非常謹慎從事的一件事情。為什麼會如此,這不是三兩句話就能說明白的問題。在國民黨軍隊的軍事作戰中,除了臺兒莊大捷之外,這種性質的配合作戰,勝例極少。李宗仁臺兒莊一役,聲名大振。除了他率領中國軍隊浴血奮戰,取得重大戰果,為日寇所驚恐,為國人所歡欣之外,還在於他在此戰役中,指揮的並非自己的桂系,也非蔣軍的王牌,而是一支諸多部隊湊起來的雜牌軍,靠這些部隊打出如此輝煌的戰果,不能不讓國人和軍事行家對李宗仁的指揮才能欽佩之至。但這樣的戰例在國民黨軍隊的戰史中是罕見的。

共產黨的軍隊決然不同於國民黨的軍隊,沒有門戶之見,不會互相拆臺,所以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這種配合,在解放軍的戰史中,可以說很多。

陳賡是黃埔第一期畢業生,林彪是黃埔第四期畢業生,當林彪作為新生進校時,陳賡已經是黃埔第四期步兵科一團七連的連長,既是林彪的學長,又是林彪的上級。

陳賡和林彪都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當時,陳賡任國民革命第三師六團二營營長,林彪任第十一軍二十五師七十三團三營七連連長。南昌起義部隊撤出南昌後,遭到敵人堵擊,餘部向潮州、汕頭方向抵進,又遭敵人圍攻,起義部隊遭到慘重失敗。也就是潮汕地區,發生了陳賡和林彪都終生難以忘懷的富有戲劇性的故事:。。指揮部在向潮汕撤退,陳賡奉命帶領全營掩護。錢大鈞的部隊已近在跟前了。他們在掩體後面匍匐前進,突然一躍而起,吶喊著衝鋒。陳賡瞄準一個軍官,屏住呼吸,放了一槍,可是那傢伙卻繼續前進,好象什麼事也不曾發生。同時他聽到了手榴彈的爆炸聲,急促的步槍聲和短促的彷彿是上氣不接下氣的機槍掃射聲。。陳賡迅速地向兩邊掃了一眼:他的同志,那些親密的、同生共死的同志,已經躍出了掩體,準備決一死戰。他縱身一跳就躍出了掩體,端起一支步槍,吶喊著向前衝。他盯住了最近的一個敵軍,覺得整支槍的份量都集中到刺刀尖上了。。他突然看見一個熟悉的瘦小的背影朝旁邊一閃,陳賡揮動著槍朝他招呼:“林連長,你往哪兒走?”林彪驚魂未定,忐忑不安地走過來。他剛喊了一聲:“陳營長!”一顆手榴彈就在附近爆炸,距離是那麼近,腳下的土地都在震動。林彪的喊聲走了調:“我們連沒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