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2 / 4)

攻,則求得在野戰中逐步地予以殲滅,如力量不足,則繼續鞏固陣地,以待七、九兵團趕到時協同殲滅之。

“由譚震林同志指揮三野七、九兩兵團,由裕溪口至姚溝段,及姚溝至棕陽鎮(不含)段實行渡江,渡江成功後,除留足夠兵力殲滅沿江當面之敵,並監視黃湖之外,主力應迅速東進,與八、十兩兵團會合截斷京滬杭公路,完成對京滬杭地區敵人之割裂包圍,並協同八、十兩兵團各個殲滅之。以上兩路(4 個兵團),歸粟、張統一指揮。兩路之具體作戰部署,七、九兩兵團之東進路線,均由三野首長另以詳細命令規定之。

“二野由棕陽鎮(含)至望江段實行渡江,渡江後除殲滅當面之敵外,應以一個兵團,以最快速度挺進至浙贛線衢州及其以西、以北地區,確實控制贛鐵路一段及屯溪南北公路,斷敵退路。二野主力則應迅速東進,接管三野留置部隊的任務,擔任殲滅蕪湖地區之敵,並準備攻取南京。二野各兵團之具體作戰佈置由二野首長另以詳細命令規定之。

“各部隊渡江成功後,應派隊接引左右鄰兵團渡江,各部應與友鄰部隊切取聯絡,互通情報,密切配合,並積極主動地支援友鄰作戰。”

總前委會議結束的次日,即4 月1 日,鄧小平、陳毅率新組成的精幹指揮部離開蚌埠,移至合肥東南的瑤崗村。

粟裕作為總前委的成員,擔負著參與領導和指揮渡江戰役的重任。

這次渡江,對於粟裕來說已經是第四次了。從前三次渡江的情況來看,

似乎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如果部隊從江南向江北渡,往往是處於劣勢,是為了儲存勢力;如果部隊由江北往江南渡,則必定是處於主動,部隊有一個大發展。

第一次渡江發生在1940年6 月,那時,粟裕與陳毅一起,在蘇南率領新四軍正同日寇浴血奮戰,國民黨反動派卻“煮豆燃萁”,掀起反共的高潮,想把新四軍趕到敵後,好借日本人的手,消滅皖南、蘇南的新四軍。

當時,江南的新四軍分為兩支;一支由葉挺、項英率領的新四軍軍部,另一支由陳毅、粟裕率領的新四軍江南指揮部。蔣介石對顧祝同說:“葉項在皖南,如甕中之鱉,手到擒來,陳粟在蘇南,如海濱之魚,稍縱即逝。”

毛澤東看穿了蔣介石的“借刀殺人”之計,決定將計就計,要求新四軍各部隊迅速深入敵後,與人民群眾相結合,一邊抗日,一邊不斷發展壯大力量。

但是項英並沒看出來蔣介石的陰謀,他不執行中央軍委“皖南軍部應速移蘇南為宜”的指示。陳、粟眼見皖南部隊無法集中,而江北的部隊由於力量單薄,發展又不順利,所以於6 月15日急電中央,決心將蘇南的部隊移往蘇北。

中央同意了陳、粟的意見。

陳、粟率江南指揮部和2 個團的兵力立即向江邊北移,沒想到顧祝同、冷欣卻不顧抗日大業,向新四軍發起了突然襲擊。好在陳、粟早有防備,率部奮起還擊,殲滅了蔣軍2 個團,越過了公路、運河、鐵路、長江等四道日寇封鎖線,於7 月8 日渡過長江,同新四軍挺進縱隊和蘇皖支隊會合。

留在皖南的新四軍,最後沒有擺脫蔣軍的攻擊,在皖南的山區全軍覆沒。

項英犧牲,葉挺被俘,這就是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此渡江由南向北。

粟裕的第二次渡江,是在1944年12月底。當時,日寇面臨盟軍的強大反攻,準備放棄三島,與英美決戰於大陸,在中國進行長期戰爭。中央根據形勢,估計對日戰爭可能延長,所以令粟裕首先率3 個團渡江南進,繼爾由譚震林、葉飛再率第二、第三批主力南下,對今後的發展作長期的打算。

日寇對長江雖沒有防禦,但封鎖卻很嚴。艦艇在江中游弋,沿江據點林立,警戒嚴密。粟裕主力部隊、地方幹部及機關人員近萬人,保證在同一時間內一舉偷渡成功,難度很大。如果失誤,不僅會造成很大的損失,而且也會暴露我軍的戰略意圖,後果不堪設想。

粟裕將人馬分成東西兩路,自己親率西路冒雪前進。

12月26日,連下幾天的大雪仍然沒有停,天寒地凍,部隊行動很困難。

這一天,他們趕到了離江邊只有15公里處的地方宿營。

粟裕將偷渡地點選在龍潭北的一個小碼頭。龍潭位於南京與鎮江之間,鐵路與江岸平行,鐵路上林立著日軍的據點。鐵路與江岸之間的地帶很狹窄,地形不利。但是,正因為在意想不到的地點,加上氣候的關係,所以敵人根本沒有想到,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