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部分(1 / 4)

全縱隊共2。3 萬餘人,屬遼東(南滿)軍區領導。

當時的東北戰局是,國民黨軍正處在戰略進攻勢頭上,而兵力和裝備均處於劣勢的我軍,則被迫進行戰略防禦和退卻。用東北老百姓的話說,“看那架勢呀,共產黨是不大行了。”部隊中也普遍存在著程度不同的悲觀情緒。

但是四縱卻用一系列的勝仗,改變了人們對時局的看法:——1946年4 月6日,國民黨第五十二軍軍長趙公武,率苦難其第二十五師及“五大主力”之一的新六軍第十四師,再犯本溪。四縱十旅在金鐘山陣地頑強阻擊了敵第十四師的多次進攻,並趁敵潰敗之機發起反擊,將潰不成軍的第十四師追至蘇家屯東南的長嶺子、二道溝子一帶。12日,四縱向喘息未定長嶺子守敵,再次發起猛攻。激戰至下午,將國民黨所謂的“王牌師”

擊潰。此次戰役,四縱共計斃傷國民黨軍精銳十四師副師長以下1300餘人,俘敵600 餘人。

——5 月中下旬,為配合東北民主聯軍的四平保衛戰,四縱在239 遼南保安第一、第二團的配屬下,發起了鞍(山)海(城)戰役。24日,部隊掃清鞍山外圍據點,25日黃昏,攻克鞍山市,全殲國民黨守軍第一八四師第五三一團。隨後四縱轉兵進逼海城。29日,四縱從東城突破海城後,向敵守軍發起了政治攻勢,迫使守敵第一八四師師長潘朔瑞率師直和第五五二團宣佈起義。解決海城後,四縱部分部隊又揮師大石橋,向該地守敵第一八四師第五五○團展開政治攻勢。該團拒不投降,棄城向營口方向後撤。四縱部隊奮起追擊,於6 月2 日在大甸子、石灰窯將該團全殲。至此,國民黨第一八四師全部被四縱解決。

鞍海戰役,共計殲敵3300餘人,爭取國民黨軍起義2700餘人。四縱首創了東北戰場上,以軍事打擊和政治攻勢相結合,殲滅國民黨軍一個整師的範例。鞍海戰役的勝利,使敵瀋陽感到重大威脅,迫杜聿明從北線抽調四個主力師向南回援,從而打破了國民黨軍向北滿解放區繼續進攻的計劃。

——鞍海戰役後,杜聿明感到後院太不安全,於是決定先收拾掉南滿的共軍主力三縱、四縱後,再圖北滿。10月,杜聿明調集了八個師10餘萬兵力,分三路向我南滿根據地大舉進攻。在此之前,改變整個戰場的被動形勢,同時要求第十師歸建回援。

胡奇才在新開嶺地區,為美式機械化裝備的第二十五師佈置下了口袋。

新開嶺位於安東賽馬縣(今丹東市鳳城縣)境內。伏擊陣地就選在了新開嶺東面一條東西走向的袋形谷地。此處兩邊是高山,璦陽河和寬(甸)賽(馬)公路從谷底並行穿過。只要控制住周圍的制高點,任憑你真是“千里駒”也休想透過。

戰鬥於10月31日10時打響。隱蔽集結在新開嶺的四縱部隊,經過一天

一夜的激戰,對進入山谷的敵二十五師形成袋形包圍。

“千里駒”果非等閒之輩。在抗戰中也算得上是一員勇將的師長李大麻子,立即捉住了戰場的關鍵——老爺山。老爺山是戰場的制高點,可以俯視和控制整個戰區,由四縱十一師部分部隊防守。但在美械化裝備的第二十五師的猛烈炮轟和瘋狂衝擊下,老爺山陣地和404 高地很快失守。敵人先是由一個連防守,後又增加到一個營。最後,又增加到一個團。

能不能殲滅“千里駒”,就看能不能拿下老爺山。胡奇才命令十師二十八團務必拿下。山是那樣陡,最陡的地段坡度竟達70度;坡又是那樣的滑,一夜的雨雪已將泥土和腐葉泡成了水嘰嘰的滑梯。即使沒有守敵的密集火力的威脅,爬上去也實屬不易。

星夜兼程趕到了新開嶺的第十師二十八團,氣都沒待喘勻,就開始投入戰鬥,向老爺山發起了數次猛攻。但二十八團九次攻擊都未奏效,且傷亡慘重。到最後,全團算上炊事員,就只剩300 多人了。而此時,各路敵軍都紛紛向新開嶺逼近,其中號稱“虎師”的新二十二師距離已不到一天的路程。

胡奇才心急如焚。繼續打下去,若一天之內再解決不了戰鬥,就會反被優勢之敵所包圍,後果將不堪設想;但如果撤,眼看就要打癱的“千里駒”又會蹦起來,並且更加猖狂。

縱隊幾位領導一碰頭,認為直到眼下主動權還在我們手中。我們困難,敵人更困難。能不能取勝,就在這最後的幾小時。一咬牙,一橫心:打!

預備隊第三十團全部投入,縱隊幾位主要領導全部下到師,下到團。集中全部炮火掩護十師強攻,十一師和十二師則從側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