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年的跨度——但我們發現,在一個智慧種族發明了無線電後,它的生命期不過只剩下幾百年了,此後它不是自我毀滅,就是徹底消失了。”
我的腦子似乎都忙不過來了。“好吧,”我最後說道,“或許基本引數確實被調整過了,以便於創造一個能容納生命的宇宙。”
“這一點中沒有什麼迷信在內。”霍勒斯說,“很明顯宇宙確實是被設計得可產生生命。”
“好,但如果我們承認這一點,那麼簡單地創造出生命決不是惟一的目的。你肯定相信你假定的設計者需要的不是簡單的生命,而是智慧生命。無智慧生命比一堆複雜的化學符號好不了多少。只有當生命有智慧時生活才會有意思。”
“從一個研究恐龍的學者口中聽到這番言論真是咄咄怪事。”霍勒斯說。
“沒什麼可奇怪的。恐龍在六千五百萬年前就消失了,只是因為智慧出現在地球后才使得我們知道它們曾經存在過。”我停頓了一下,“但你剛巧提到了我要說的觀點。”我又停住了,搜尋著恰當的比喻,“你自己做飯嗎?”
“做飯?你是指將生的菜做成食物?”
“是的。”
“不做。”
“嗯,我做,至少以前經常做。有些菜是不能光憑在開始時丟入所有的原料就能做成的。你要想做的話,必須在中途翻炒幾下。”
霍勒斯想了一會兒。“你是說如果不進行直接干預的話,這個創世主就無法造出智慧生命?許多宗教人士會反對這種說法,因為偶爾的干預暗指了上帝並不總是存在於宇宙之中。”
“我不是暗指那個。”我說,“我在分析你信仰中的假設。恐龍控制這個行星的時間比哺乳動物要長得多,但它們從未有過哪怕一丁點的智慧。雖然它們的腦容量一直在擴大,但即使是曾經存在過的最聰明的恐龍,”我拿起放在我桌子後書架上的傷齒龍頭骨,“比最笨的哺乳動物還要蠢。事實上,它們的智慧不可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哺乳動物大腦中分管智慧的部分在爬行動物中根本不存在。”我停了停,“你告訴過我,六千五百萬年前生活在你星球上的五足動物也是些笨蛋。你也說過孔雀星座第四上也有類似的情況。”
“是的。”
“並且那時你的祖先,我們的以及呂特人的都是一個樣子:生活在生態圈邊緣的小體型動物。”
“正確。”霍勒斯說。
“但這些祖先卻擁有能進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