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放
馬雲:你976萬的使用者每天的訪問量是多少?
浦濱:我某一天排名是900多名,現在日流量屬於十萬到二十萬,你光積累使用者沒有用,因為我要更大的技術團隊去開發,包括推廣,我把注重點沒有放在開發,而找風投。
馬雲:你現在訪問量有十萬到二十萬的話,我覺得這個網站的可用性不是很強。
浦濱:我要做更多的部落格黏住他們,我要把這些資訊運用到一個交友資訊平臺上去,甚至我在這個交友搜尋平臺上找很多社群,比如說我們搞活動的社群,我們的資訊社群裡,這恰恰是要有資金進入的一個平臺。
馬雲:你現在有多少員工了?
浦濱:我先說員工情況,我這個專案實際上以前一直是我一個人在做,包括所有的。
馬雲:是個人網站起來的是吧?
浦濱:我現在的團隊還沒有全職的,我有兩三位同學是幫助我解決技術問題。有一位是中國很著名的一個IT企業的副總,他幫我解決我不熟悉的,可能是公司市場這一塊,或者公司的戰略這一塊。還有一個是MBA,他是在國內世界最著名的公司做風投關係,他幫我解決財務這塊。我的特點可能是對網際網路的理解非常深刻,包括我的執行力是非常強的。
馬雲:你的背景是什麼?
浦濱:最重要的是一個學習力問題,我覺得一個人不能因為自己快樂忘記別人的痛苦,我覺得創業可能產生更大價值,又想幫助更多人,我想創造更多的財富,包括這樣去寫書幫助更多人。我的意志非常堅強,我在大學的時候寫遊戲程式可以寫一個月都不出門。畢業之後我寫書,計算機書我寫了一年,沒有做其他事情。還有我主動磨鍊自己的意志,包括我去澳洲之後還報名去雲南支教,我沒有被選上。還有在學習力方面我雖然學的是計算機,你看我寫幾百首詩,我研究蠻多老子的《道德經》,兩性差異理論,社會學還有心理學。
馬雲點評
我覺得4號選手(浦濱)還是非常聰明,很有個性,但我有個建議,以後是想得可以很大,但東西得一點點幹,包括你請來MBA,請了一大堆人幫你做,你現在一個人在幹。當CEO儘量少用MBA,可能更好一點。
有時候學歷很高不一定把自己沉得下來做事情。
選手簡歷
竇大海,男,1972年出生,碩士,企業管理專業。
參賽專案
學校餐廳連鎖專案。透過企業文化整合學生、員工和供應商資源;透過整合上游產業鏈資源降低成本,實現低成本、集約化經營。
現場簡況
《贏在中國》第二賽季晉級篇第八場,評委:熊曉鴿、史玉柱、馬雲。
現場回放
馬雲:大海,我先問你,從學校出來創業,你碰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竇大海:我覺得現在最大的困難主要是在我的人才方面,因為我如果需要快速擴張的話,我們學校餐飲行業離了人轉不動,尤其核心人員,管理人員和主要操作人員,這是離不開的。現在農村勞動力就業形勢相對來講比較緊張,在餐廳擴張過程中,這方面遇到困難比較大,招人比較難,我們現在餐廳發展採用複製也好,克隆也好,我要求餐廳經理在一年之內必須培養一個和你一樣的餐廳經理,廚師要培養和你一樣水平的餐廳廚師,這是你的任務。當有新的餐廳的時候,我把原來的餐廳經理和廚師派到那兒,把培養的人留在這兒。
馬雲:你是搞人事的,你覺得這個專案怎麼樣?
竇大海:意義很大,做得太大不太容易,一方面是人員問題,再一方面就是,至少在我生活的城市,其他品牌很多,我不知道我城市的品牌和他是不是有關係,包括漢王擦鞋。
馬雲:如果陳偉這個人在你公司裡,你覺得他會幹一個什麼樣的工作?
竇大海:如果做的話,大概只有兩個選擇吧,一個是出去跑市場,一個在我這兒做培訓。
馬雲:我還有一個問題,因為現在很多餐廳都想去承包大學餐廳,很多飯店都在做這個事,這中間有回扣的問題,你如果不給人家回扣,別人不給你生意,給了回扣就麻煩大,你給回扣嗎?
竇大海:第一,我不會給。第二我想糾正一下您這個觀念,經過這幾年後勤社會化運作之後,有很多人在這上面栽了跟頭,也暴露很多問題,食物中毒等等,現在校長關心你來之後能不能給學生提供比較專業化、質量好的餐飲服務,保證學校穩定,不要出現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