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3 / 4)

小說:孫子大傳 作者:一意孤行

也就不輕鬆了。

十二、血肉依劍(6)

往昔的飄逸,往昔的閒適,沒了。

他神經的弦,每時每刻都繃得緊緊的。

他即使身在吳國,身在姑蘇,也幾乎沒有閒暇回到府上去看看帛女。他常常睡在營帳裡,睡在士兵中間,營帳裡是沒有溫馨的夢的,漪羅也從沒走進他的夢裡來過。

哦,漪羅!

只有在宮中看到瑤琴,在行軍途中看到潭水,看到驛路上的風雪梅花,漪羅才會倏然走上心頭,又倏然無影無蹤。有時,在異國他鄉,遇上連日陰雨,雲翳不開,戰事暫歇,聽見夜雨敲窗的時候,閉上眼睛,漪羅就會走來,睜開眼睛,漪羅又無蹤無影了。

終於,在三軍大戰凱旋之後,吳王闔閭大慶功、大飲宴的這天,孫武逃了。

他逃出了姑蘇城,去看望漪羅。他連家僕田狄也沒帶,一個人,一匹馬,脫下戰時的犀甲和徵袍,換上粗布衣裳,匆匆奔向羅浮山。終於暫時逃離了那些破城、凱旋、戰前的演習、戰後的撫卹,避開了流血、死亡、奔襲、掩殺,他像鳥雀一般歡躍。胯下的駿馬也像是從一重又一重的蠶縛中衝將出來似的,一路蹄花連聲響亮,馬尾巴跑直了,馬的脊樑上跑出了汗。跑到了羅浮山中,他牽著馬韁繩,在熟悉而又久違了的山路行走。遠遠望去,那梔子林依舊,可是那茅舍,那菜園,卻是到處生著蒿草,一片荒蕪,沒有了往日的生氣。

松林中,公孫尼子的家也是荒草叢生,而且房屋頹敗,殘垣斷壁,一片冷落。公孫尼子何在?他的漪羅何在?舉目茫然。他不只感到了一種失落和失望,並且感到了孤獨。從前,他即便不曾來看望漪羅,漪羅畢竟是讓他撂在羅浮山中的,他想他可以隨時來看望,或者在合適的時候將漪羅接回府中的。現在漪羅不見了,漪羅到底不是他擺放在羅浮山裡的一個什麼物件兒,隨時可以取回。漪羅的心,漪羅的腿,生在漪羅自己身上,更何況小女子漪羅的性格是那樣地倔犟!他知道自己在方略上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

他苦笑。

聲音空洞得很,竟然有迴音,迴音撞擊著他的心。

漪羅,你如今在何處?……

漪羅在山的那邊。

在鑄劍大師干將那裡。

不是公孫尼子待漪羅不好,公孫尼子視這聰慧伶俐的少女如親生女兒。可是,儘管在公孫尼子這裡可以學詩學琴,儘管公孫尼子老夫婦兩個對她知寒知熱,她卻總是魂不守舍。她既擺脫不了姐姐皿妃之死給她留下的無限悲痛,也無法不常常想起又心狠又情柔的孫武。她對孫武既恨之入骨,又愛之入骨。而且,離開得越是遙遠,越是長久,少女心中的戀情就越是自然而然地膨脹和發酵。也許公孫尼子說的是對的?世有大仁大義,亦有小仁小義。人雖可以看做是一個宇宙,但比起國家社稷便足見其小。不,她不管什麼大,什麼小,她只管孫武那顆心是否向著她,是否屬於她。她其實是期待著孫武來接她回去的,她更期待孫武能對她說一句軟話,表現出一種內疚,那樣她的心裡會好受些,她就破涕為笑,跟孫武回去。可是沒有。

一扔就扔下她三年半,春來秋去,一千二百七十多個日夜!

孫武率師遠征養城,出發那天,她早早地趕到城門口,擠在送行的人群之中。她定定地望著在戰車上、在旌旗下兀立著的將軍孫武,這時候一切憤怨全部消失了,她渴望孫武能側目向她望來,她將用目光,給孫武一個誠摯熱烈的祝福。她希望孫武知道並記住,這裡有一個漪羅,在等著他平安歸來。

十二、血肉依劍(7)

可惜沒有。

孫武班師回國的時候,她又到人群中擠了一回,她看見孫武的戰車在一片歡呼聲中從她面前馳過,甚至看見了孫武唇上的短鬚,看見了孫武那神采飛揚的眼睛。她還是盼望孫武能想起她,看見她,喊一聲“漪羅”!

還是沒有。

她的心裡很難過。

也許,身為將軍的孫武,早已把她忘到了九霄雲外?

她想,孫武對於一個弱女子是不會放在心上的,殺妃便殺妃,拋掉她又算什麼?

憤憤不平。

可她還是在孫武離開吳國去作戰的那些漫長的時日裡,默默地祈禱孫武平安。

公孫尼子是世外之人,常常是一雙芒鞋,一個竹笠,一張琴,遨遊四方。漪羅來了,為了安撫孤獨無助的少女,很久沒有出遊了。後來,齊國的樂師師襄前來請公孫尼子去論樂,漪羅主動離開了公孫,投奔到鑄劍師干將門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