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敏感毀於遲鈍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同樣是中國企業必須銘記的競爭法則。
在10年之前,也就是1995年10月,聯想集團設立在廣東惠 陽大亞灣的工業園舉行了隆重的二期工程竣工儀式。這是聯想集團 第一個具有較大規模的生產基地。這一年,整個聯想集團的銷售收 入達到人民幣47億元。在此之前,聯想集團在深圳有一處五千平 方米的生產廠。聯想大亞灣工業園投入生產之後,深圳的那片廠房 便改成了寫字樓。因為是聯想集團第一個具備較大規模的生產基 地,所以二期工程竣工的時候,我們從北京請了上百人的政府官員 和記者,在惠陽舉辦隆重的慶祝儀式,同時,還舉辦了為期一天的 聯想戰略報告會。這個活動在當地引起了很大轟動。在這次會上, 我們認真地提出了兩個觀點:一是在未來10年,中國成為世界市 場的趨勢與價值;二是在未來10年,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趨勢與 價值。這是柳傳志思維的典型特徵。他從來不會獨立地去認識自己 企業的發展問題,而一定要放在趨勢中和環境裡去思考。
在幾乎相同的時刻,韓國三星公司正在針對未來推行著一場 “除了妻兒,一切都可以變”的企業變革行動。1993年,三星公司 董事長李健熙預言,在未來10年內,相對於中國企業,韓國公司 將不具備生產製造方面的競爭能力。所以,李健熙在三星公司發動 了一場旨在提升技術與品質的企業革命。這場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