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時很生氣,也很傷心。然後我就檢視自己負面情緒後面的思想,發現我”要求”我的妯娌對待我(一個剛嫁入他們家的人),一如她對待其它已經和她相處很久的親戚。我有什麼資格要求她要對我公平呢?我生氣、傷心對事情有沒有任何幫助呢?她這樣做是誰的事呢?她的事我有資格干涉嗎?”女明星兩手一攤,”就這樣,原先讓我痛苦不堪的一些事情,在我把自己的思想帶到放大鏡下檢視的時候,一個都不能成立。”
若菱心想:”真有這麼簡單嗎?我們真的可以在一念之間就超脫思想的束縛嗎?”
女明星善解人意地看著若菱:”當然,這整個過程並不像我說的這麼簡單,期間要經過很多的努力和漫長的等待。這些道理都懂了,並不代表你就都能做到。第一步,就是你要下定決心,不再被你的思想幹擾,然後你要花很多時間去培養覺察和定靜的功夫。”
“覺察和定靜?”若菱問。
“是啊,我就是從靜心冥想開始的。最早老人教我靜坐的時候,我連五分鐘都坐不住,心猿意馬,腦袋裡有如萬馬奔騰。但是隨著我的一些身體工作,和宗教的修持,我逐漸可以靜下心來,好好看著自己。”
若菱問:”那‥‥請問你的身體工作和宗教的修持到底是什麼呢?”
女明星又笑:”呵呵,每個人都不一樣的啦,我的是瑜伽和禱告,讀聖經,跟我的主連結。你可以選擇別的道路,但是一定要做一些靈性的修持和身體工作,這樣你才能逐漸從你自己的人生模式當中解套出來。老人能做的,是幫助我們去看見,但是你看見、覺察了之後,必須要有足夠的心量去包容、接納。這個功夫他給不了你,你得自己修煉。”
她最後又看看若菱,語重心長地說:”靜坐冥想是培養覺察和包容能力最好的方法,一開始五分鐘也可以,慢慢把時間拉長。這是邁向真我的不二法門,最基本的蹲馬步功夫。”
第28章
我是個婚姻失敗者?!
──思想的攪擾
冬日午後,陽光灑在大安森林公園的草坪上,閃閃發光。若菱偷得浮生半日閒地坐在公園的長椅上,好整以暇地欣賞遠處在嬉戲的孩子們。她這才瞭解老人說的”讓我們心理上受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件的想法,和圍繞著這個事件所編造的『故事』。”
就像現在,她悠閒地坐在綠色的大地裡,享受難得的冬日陽光,周遭的氛圍是祥和的、寧靜的,若菱的心卻不是。她的思想一直在折磨著她,停止不了。
“也許是靜坐冥想的功夫不到家,我沒有辦法定靜我的思想。”若菱嘗試著靜坐,可是那些擾人的思緒就像洪水般地在她腦海中奔騰。老人是要她每日靜坐,鍛鍊思想定靜的肌肉,因為這條肌肉我們從來沒有去訓練過它,難怪弱不禁風。
“現在怎麼辦呢?在我的定靜肌肉發展成形之前,我怎麼樣可以不受思想的攪擾而享受當下這一刻呢?”若菱回憶著諸多老師的教導,決定從”觀察自己的思想”開始著手。
老人說:”傾聽自己腦袋裡的聲音,做一個觀察的臨在。聲音在那裡,我在這裡聽著它,注視它。這份瞭解,就不是一個思想了,它是對你臨在的一個感覺,一個新的意識的向度就生起了。透過這樣的觀察(傾聽內在的思考、對話),你可以感覺到在那些思想下面的一個比較深層次的自我,一個有意識的臨在。”
說實在的,若菱在傾聽自己思想的時候,並不能體會到那個有意識的”臨在”,也就是另一個向度的我(真我),”可能真的是定靜功夫不到家的原因吧!”若菱想,但是在做為一個觀察者去覺察自己的思想的時候,若菱覺得自己腦袋比較不像一團毛線,或是漿糊了,至少她可以清楚地”看見”是什麼樣的思想讓她受苦。
她想的最多的是--”我該怎麼辦?志明不要我了。天要塌下來了,我再也嫁不出去了。我的後半生完了。我再也不會有幸福和快樂了。”
當她看見這些負面思想是以一種背景音樂的姿態在她意識層面播放的時候,她可以去檢視它們的真實性。她知道自己一直有概括性的負面思考習慣,就是把很多事情都誇大,變成糟糕至極。而更清楚的是,此刻的她,好端端地坐在公園裡,心裡卻擔憂未來的、無知的、不確定的事,讓她不能享受當下這一刻。
若菱知道,這些負面思想,如果一個個拿到放大鏡下檢視,沒有一個可以成立。自己卻如此受到它們的困擾,想到這裡若菱不由得苦笑了起來。
而困擾若菱最多的思想,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