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這個職位上一直工作到1923年。
1924年林森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這之後他還歷任其他政府要職。1932年12月,林森當選為中華民國總統。在他11年半的總統生涯中,他甘心當一個有名無實的象徵性領袖,從未打算去爭奪總司令的位置。
正是由於林森的生活儉樸、簡單忠厚和他極富幽默感的天性使他在民眾的心目中佔據著極其特殊的位置。1932年上海戰役後不久,一些美國記者來到南京參觀。他們驚奇地發現,在中山陵的旁邊有一個特大的花園。一位白鬍子老人正在園中散步。他們走上前去請求允許參觀。“請吧!請隨意參觀!”參觀結束之後,其中一位記者拿出1美元放進老人的衣袋。老人說:“先生,不用謝。歡迎你們參觀寒舍。”這位白鬍子老人就是林森。
1943年9月的一天,國民黨的高階官員聆聽著最高統帥蔣介石的講話。面對150位高階官員,他宣佈一黨制的政府即將結束。中國現在已處於孫中山革命三階段計劃的第三步:從國民黨執政的政治領導轉變為法制下的民主。所有的政黨都享有平等的地位,而在法律面前國民黨不再享有任何特權。
國民黨的最高權力機構、中央執行委員會的委員都同意蔣總司令的意見。他們決定,一拖再拖的人民代表大會將在戰爭結束後的一年內召開,並制定憲法,確定憲法生效的日期。
這些清醒的官員都知道這一步是至關重要的。他們當天早上從《掃蕩報》(國民黨軍報)上讀到蔣介石的新書《中國之命運》的節選。“在過去,中國的命運受外國政策的支配。但現在,實現國內政治統一、集中國力要靠我們自己的能力。中國已站在自身命運的十字路口上。日前的這場戰爭兩年之內將決定中國的命運。
官員們認為蔣總司令應成為他們的領袖,並選他接替已逝世的林森就任中華民國的總統。
蔣介石要求他們重點集中在戰後重建上,包括政治建設和經濟建設。根據官方通訊社的解釋,這意味戰爭是人民革命道路上的一步,而人民革命是戰後重建發展的新環境。
中央執行委員會廢止了一項妨礙經濟重建的規定,規定曾要求外國在華企業必須有51%的中國股份,必須任用中國人作總經理。現在官方已正式歡迎外國資本在中國法律管轄下投資。
中央執行委員會然後透過一個含有16項條款的決議。建立起新經濟建設的規劃藍圖,規定了依然實施私有制的工業企業。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地位平等,壟斷性的工業和設施收歸國有,“而那些可以交由個人經營、不適合國家經營的企業將由個人經營。”
中央執行委員會明確指出,蔣介石總司令,在一切懷疑面前堅定不移,認為戰爭的勝利結束已為期不遠。他想要中國建設成為一個繁榮民主的新中國。
10月10日的10點鐘,重慶的老百姓點燃煙花爆竹,一片歡天喜地的景象。這一天是10月10日“雙十節”,辛亥革命32週年紀念日。在中央政府院內,蔣介石總司令宣誓就職中華民國總統。人們在細雨中踏著泥濘,蜂擁而至,他們凝視著飄揚的旗幟、紅色的標語和五光十色的燈光。高低錯落的山城陰冷潮溼,峽谷裡的軍艦鳴了21響禮炮。在掛滿旗幟的大廳裡肅立著400名高階官員和蔣夫人。蔣總司令吟詠孫中山的遺囑,然後拿起印有總統誓詞的一頁白紙。
蔣總司令一身戎裝,滿臉嚴肅地期待著就職開始。他身著的軍裝上的裝飾物在燈光下閃閃發光,戴著雪白手套的手不停地揮動著。國民黨1911年辛亥革命的###,學者吳稚暉,把那枚用紅色絲綢包裹著的玉璽遞交給新任總統。這時,蔣介石已做好發表“雙十”演說的準備。這時,他既是就職總統,又是本次就職儀式的主持人。
民主是他就職演說的主題。為支援他的這一理論,他引用古人的話:“上天對你是獎賞還是懲罰,取決於人民對你的評判。”
“孫中山革命的最終目的是使所有的人都能參與管理國家事務。但是民主精神應服從於法規和紀律。如果我有超出職權範圍的行為,每個公民都有義務對我進行指責和糾正。”
當蔣介石講以上的話的時候,抗日戰爭進行得十分順利,很多人都相信在下一個雙十節之前,這場戰爭將宣告結束;最近也沒有同中國共產黨發生重大沖突;戰爭結束後的一年之內就能召開人民代表大會,並制定憲法。
沸騰的聲音
1944年2月,宋慶齡言辭尖銳地說:“一部分國民黨軍隊奉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