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了全世界計算機方面的公司和企業,看明白這裡就看明白了整個計算機產業的全貌。
不過洪濤沒有去過份虐待自己的腦袋和精力,沒錢的時候只能出賣自己的智慧和體力,有錢之後再這樣幹就是標準的二貨了。現在洪濤應該算得上有錢人,不管在國內還是國外,所以他不能去當二貨,他在會掙錢的同時也必須學會如何花錢,這個技術在某些程度上講,比掙錢更難。
洪濤花錢的方式還很原始、很直接、很粗暴。他直接在學校的廣告欄上貼了一則啟示,大概內容就是花錢買資料,買有關計算機專利專案、發展詳情、最新技術之類的資料。每天上午9點到11點,他會在學院圖書館二層當場驗貨收購。同時他也給出了一個比較合理的藉口,那就是他打算寫一部計算機行業的發展論文,由於海量的資訊無法一個人蒐集,所以才用這種方式來尋求同學們的幫助。
雖然給出了一個比較高大上的理由,但是他這個做法還是引起了學院裡不少人的爭論。一部分教授和學生認為洪濤這樣做很合理,公平交易嘛,腦力勞動也是勞動,付出了就要收穫,這是天經地義的,出賣知識並沒什麼不好意的;另一部分教授和學生則認為洪濤這樣做有投機取巧的嫌疑,等於是把別人的勞動成果變成了自己的論文,這樣做不太合適;還有一部分教授和學生對這件事兒的對錯沒什麼興趣,他們只是單純的反對洪濤把錢這個玩意帶入了相對還比較純潔的校園,而且還用得這麼赤果果,絲毫不給文化人留什麼面子。
為了這件事兒,學院裡的學生和教授還自發召開了幾次辯論會,支援派和反對派沒事兒就聚在各個場所裡爭吵一番,當然是誰也說服不了誰,甚至有些教授還把這件事搬上了他們的課堂,以此作為一個課題,讓學生們討論。
這時中外教育體系之間的區別就體現了出來,如果這件事是出現在國內的院校裡,那百分百校方要站出來發表意見,然後定下一個論調,強行規定一個對錯,甚至都不用進行解釋。同意校方觀點的就是對,反對就是錯,對的全贏,錯的全輸,比討論也別分析,政治正確高於一切。像洪濤這種挑戰社會認知的行為,基本就是被批判的典型,說不定還會影響到他畢業之後的工作,乃至影響他一輩子。
這種處理方法如果放到政府層面,應該說並不算錯,畢竟政府的職責就是維護社會穩定嘛。但學校不是社會,它是一個開發學生思維潛力的地方,如果什麼都按照一個聲音思考,那就不是學校而是流水線灌裝車間了。這種地方教育不出思想家、發明家、文學家,只能培訓出合格的技術工人和辦公室職員,因為他們的創造力已經被閹割了,失去了思考的功能。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在世界科學文化領域裡,近代很多年基本發不出什麼聲音的一個重要原因,指望一群被閹割的流水線產品來創造、發明、思考,是很不人道的。
而洪濤所在的聖力嘉學院雖然並不是什麼名校,甚至都算不上正經的大學,但在處理這件事的態度上卻無比寬容。沒有一個校方管理人員來找洪濤談話,校方更沒針對這件事兒發表過一個字兒,只要洪濤的行為不違反加拿大法律和聖力嘉學院的規定,那就不會遭到任何官方的批評和非議。所有的是是非非全部都由學生教授們去自由思考,在不斷的辯論和交流過程中,去重新評估自己以及別人的思想,同時這也是一個自我學習、自我完善的過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