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1 / 4)

彩雲笑眯眯的喊古典:“姐夫,你仔細看看,我給姐姐捯飭的怎麼樣?”

古典禁不住連聲誇讚:“好,好好,她不樂意進屋,那就扶到客廳裡坐著。”

羅氏耍小孩子脾氣,“多好看的大雪呀,我要賞雪!”

自從羅氏為他生下大胖小子,古典就拿她當成進貢的官窯瓷器,“大奶奶,這可使不得。大年根底的,你要是著了涼,就要了我的老命了。”

門外一陣喧譁,“老爺、太太,衛裡的客人接來了。”

英豪撩著大褂第一個跑進院子,見了古典,在雪地上跪下單腿兒施禮,“大爺,先給您拜個早年啦!”

古典趕緊扶起英豪,“二爺可好?”

英豪忙說:“一切都好,閤家平安,二爺指派我,給大奶奶請安了。”

羅氏故意挑禮兒,“名義上說是看我來的,怎麼沒人理我呀!”

英豪打趣的說:“哎呀,大奶奶,你老這一妝扮,把小弟的眼給照花了。罪過呀罪過,兄弟給大奶奶叩頭了。”說著就要跪下,被古典一把拉住,“得啦,別取笑了。”

羅氏“撲哧”一笑,“我這是心裡高興,新鮮的,哪會挑大兄弟的理兒,快進屋說話吧。”

英豪抬起頭來,見彩雲兩眼盯著自己,趕緊扭過臉去。

英傑、瑪麗提著大包小包,說說笑笑的也進了院子,熱熱鬧鬧的進了客廳。

一會兒,古典在客廳裡傳出話來,“傳廚子,現在把咱那七個碟子八大碗一塊上齊了,晚上再正式給賬房先生接風洗塵。”

小四德子穿上二尺半吃官飯去了,多少給德旺騰點輕,終究是幾個大老爺們要吃要喝,光是吃喝就夠德旺受的。別說德旺一點進項沒有,德旺有二畝薄地,那還是當年義和團首領曹福田留給他的。師父臨終反覆交代,有這兩畝地,就能保著餓不死你,再苦再難這兩畝地不準出手。德旺記著師父的話,靠這二畝薄地,不僅自己活得結實,還養活了四個苦命的孩兒。

當然,只靠這二畝地,顯然活不到現在,他們都是吃百家飯長大的,因此對待鄉親如對父母。他們還頂著半拉官差,當年鎮子管事的集資給蓋了這處“鄉里官地”,方才有了遮風避雨的地界。太平年間,爺兒幾個憑著渾身的力氣和武藝,趕上機會還能討封領賞,也多少算個進項。就是兵荒馬亂的年景,譬如說今年吧,還從古老爺那裡領得四挑子葦子。這四挑子葦子,留下少部分當柴火燒,其餘全都換成能填肚子的,加上地裡收上來的高粱、棒子,這個冬天大概能夠對付過去。

屋裡齁冷,不到做飯的時候,又捨不得燒柴取暖,德旺和三個徒弟相互扔著石鎖熱乎身子。小德子接過石鎖順勢放在地上,“師父,別扔了,肚子沒食,身上也暖和不了。不如灶上添把火,煨在炕頭上儲存點精力。等風停了,鑿個凌眼,興許能撈兩條柺子上來。”

二德子來了精神,“對,撈兩條魚,給師傅做酒菜。”

爺兒幾個正說著,一個捂著大皮帽子,反穿羊皮大襖的漢子出現在門口,“酒菜我帶來了。”德旺和三個徒弟一愣。

漢子不理會師徒幾個,徑直朝屋裡走去,師徒互相對視不知來著何人,隨後跟了進去。

來到屋裡,漢子跟到了自己家一樣,從捎馬子裡一樣一樣取出酒壺,醬肉、花生,放在炕桌上。然後盤腿上炕,這才摘下狗皮帽子。

德旺驚喜的喊叫起來:“哎呀,老何兄弟,這陣子你跑哪兒去了?”

三個徒弟雀躍起來,“何大叔,可想你老了。”

德旺忙著招呼:“趕緊,給灶上點火,小德子,去找點稀罕吃的!”

何太厚攔住徒弟們,“這就夠了,別再麻煩鄉親們,鄉親們夠慘的了,喝口酒暖暖身子得了。”

小德子說:“再慘,也得弄碗餑餑魚雜麵湯,我記得咱那屋還有幾斤雜合面……”轉身跑到另間屋子找稀罕吃的去了。小三德子抱柴點火,小二德子搗著水缸裡的冰,破冰取水往鐵鍋裡舀。德旺用衣角抹著兩個酒盅,一個勁兒地拍著何太厚的大腿,激動地說不出話來,“老何呀……”

幾杯酒下肚,幾個徒弟的雜合面嘎嘎湯做熟了,何太厚端起海碗,“突嚕突嚕”喝得腦門子冒熱氣,“哎呀,有了這碗雜麵湯,跑個百兒八十里沒事了。”

聽老何的意思還要走,德旺撂下海碗沉下臉來,“這大雪天,你不能走,我還沒跟你嘮扯夠呢。”

何太厚跟他解釋:“我有樁心事放不下,必須到天津走一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