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平治其實也不是拒絕,稍事沉吟,便向外發了一道傳訊法術,過了一會兒,有人在外發聲請入,卻是俞南。
進到室內,俞南視線從眾多泥板上掃過,隨即向薛平治道:
“稟元君,明初道友已於昨日離開。不過近幾年,他都會在老師座下聽講,想來等諸事安排齊備,便會到老師洞府去。”
這種安排,一看就知道是為天遁宗的報復做準備,那馬明初倒也精明。
薛平治嗯了一聲,又看向餘慈。
“若是元君不急……”
餘慈也沒有什麼別的想法,漫不經心地回了句,一側俞南則再度開口:
“不論如何,此非久留之地。”
薛平治和餘慈都看向他。
自從結成元神血咒之後,俞南眉心至前額,便有一道清晰的紅痕,顯現出來,鮮紅如血,微有暈染之狀,這一情況,其他三人都不存在。
據說這是立咒“中人”的標誌,也是與元神血咒最為貼近的表現。一旦立咒人中,有人違逆咒誓,那血咒之力,便會先降到俞南身上,再由余南導引,誘發劫數,將違誓人斬殺。
這個角色,倒和當年與老天爺“合作”的餘慈有點兒相像,非是膽識驚人之輩莫辦。
穀梁老祖那麼“輕易”答應,有相當一部分原因,怕都是被弟子的態度所懾。
立咒之後,俞南卻還是那幅平平淡淡的模樣,言行都是不慍不火,此時他便道:“老師在此地設局,多日來甚是招人眼球。昨日放走的那幾個散修,怕也要傳遞訊息。”
當日,追擊玄黃殺劍的五個散修,受制於薛平治兩儀圈下,昏迷不醒,後來也不知被俞南扔到了哪裡去。在他們之前,還有兩人,敗在俞南手下,逃遁無蹤,這時候,訊息也應該傳播了一定範圍。
若不想再惹什麼麻煩,確實該走了。
“去龍霄城。”
薛平治直接定調,俞南躬身應是,又看向餘慈。
餘慈對俞南著實有一些忌憚之心。
昨日立咒時,他提不出元神根本,急切間,是經過本體和承啟天中轉,從億萬裡開外的鬼厭分身上,借了些過來。
那邊雖是三方元氣凝聚,但有分化念頭坐鎮,又經天劫洗煉,靈性十足,玄通自備,竟然瞞過這邊,也瞞過了老天爺——其實瞞沒瞞過,真不好說,俞南這人的“大還心鏡”神通了得,眼光凌厲,又是“中人”,說不準就會看出什麼端倪,他也絕不想故意違誓,看看給老天爺“可趁之機”的後果會怎樣。
有這事綴著,餘慈當然不願和他們同行,不過這時候也不好脫身不管,便點點頭:“只是要換一個面目,嗯,還要一把劍鞘。”
立咒時的要求,他還記得,這就是允諾守口如瓶了。
薛平治嗯了聲,從袖中取出一件東西,但見玉骨分列,冰絲為面,乃是一柄摺扇。
摺扇兩面,一面繪著一幅遊春圖,文人仕女,腳伕婆子,雅俗人等,無不齊備,且形神肖似,栩栩如生,另一面卻是空白。
第二十五章 忘情寶扇 龍霄之城(上)
薛平治將摺扇開啟又合上,開合之間,分明用神意洗過,隨後遞給餘慈:
“給你了。”
這是什麼?
餘慈挺好奇,但薛平治沒有深入解釋的意思,他只能自己探查。再度開啟摺扇,卻見上面的遊春圖竟在慢慢淡去,最終還原為一片雪白,可原本空白的那一片,卻是浮現出墨色字跡:
“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鍾,正在我輩。”
餘慈一邊玩味這句話,將自家神意透入,上面卻又現出模模糊糊的圖景,其中也有人影顯現,卻是一直流變不定,難以成形。
俞南在旁說了一句:“原來是忘情寶扇,據傳此扇可留印最深刻之記憶,又似是而非,似用意,似不用意,自有微妙之旨。”
“那用它何來?”
用扇子遮臉嗎?
“持此扇,只要是扇面上留下印記之人,都可擬化,且形神兼備,氣機都能相似**成,也是一件奇物。”
是嗎?餘慈將摺扇翻來覆去地看,神意出入幾次,大概也就明白了運使的道理,說白了還是一種幻術,只是藉著法器之妙,更為玄奧罷了。
只是,扇面上流變的情景,讓他頗有些感慨。
他是個流浪者,幾十年來,一處處停駐,一次次離開,東飄西蕩,看扇面情形,是他自己都不知道用心在何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