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還在距離。
環帶湖廣闊浩渺,兩千裡距離聽上去很遠,其實已經很接近了,長生真人飛遁的話,兩刻鐘就能輕鬆到達,如果嚴格按照“獵場”區劃,最多也就是同時容納三五位長生真人,多了就可能給彼此造成壓力。
但從另一方面講,長生真人的正常感應範圍才有多大?
如果不是刻意施展法門,自然感應的平均水準大約是五十里;法門加持的話,短時間內可以提升十倍,甚至二十倍;有明確目的或刺激性目標,則可以再提升一倍。
但就是這樣,兩千裡也是極限的極限,就相當於常人眼角餘光,驚鴻一瞥的樣子,模糊難明,很難再有實際性的操作,否則蘇雙鶴也不會專門跑到這裡來,與慶長老商議。
而再往上去,就是劫法宗師的境界。
餘慈是劫法宗師?
哈……哈!
這種念頭毫無意義,蘇雙鶴很快將其摒棄。
至於能在這個極限範圍內施展的法門,除了劍宗“靈犀一點、應機而發”的馭劍術,有瞬間無視距離遠近的無上神妙,可在萬里之外,摘取人頭,取人性命外,任何長生真人都必須要面對極限效應之下,起伏不定的神魂波動干擾。
由此施展法術的成功率極低,就是成功,控制力也慘不忍睹,說不定還會引起反噬。
事實就是這樣,在這種距離下,長時間關注都難,餘慈焉能做到這等神妙?
不過,蘇雙鶴依舊有他的理由:“慶長老莫非忘了分身之術?當年這小輩可是以此成名的。”
“小輩一具分身,就與蘇城主對抗?”
“這有何難?我這第二元神,就比本體修為還要高出一線,蓋因修煉起來,由高就下,少有歧途,最是便利不過。”
蘇雙鶴的意思非常明確:他就是要告訴天遁宗,餘慈這人,手段高明,修為驚人,不可能一舉制伏,還是要從長計議云云。
相比之下,那兩個修士的去向,誰理會?
“餘慈、餘慈、餘慈……他們能不能消停點兒?
餘慈一口飲盡杯中熱茶,看眼前的雪枝有些神思不屬,乾脆提出告辭,留下白衣與雪枝喁喁私語,他本人則信步在島上閒逛。數千裡外,充滿著惡意和疑惑的言語,仍然是一波接一波,將那邊的資訊源源不斷傳輸過來。
聽二人各懷鬼胎的分析、對照,餘慈剛剛好險才忍住噴茶的反應。
蘇雙鶴他們沒有發現才是正常,因為他“注視”可能引起的異樣,都在他們主動提及的話題中,與各自的意念對沖,形成了動態的平衡。
換句話說,遮蔽他們感應的,就是他們自己。
正所謂“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恕”,信哉斯言。
很早之前,餘慈就聽說過,世間幾位神主,萬不可直呼其名諱,否則雖隔億萬裡之遙,都可能被感知,釀成不可測的後果。當時,他只是因循舊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哪想到,已是不知不覺到了這個層次,反觀其理,也如掌上觀紋一般。
說到底,這就是他對天地法則體系的掌控力。
走神主之途,在天地法則的把握上,普遍都會比其他修士全面得多,尤其是如蜘蛛一般佈網,最是敏銳。而人之語言,又是頂奇妙的一類東西,內蘊著古往今來,人類意識的傳承精華,以此為發端,便就有無窮的力量,由此衍生出的文字、音節,組合成人的姓名時,自然就與天地法則體系遙相呼應,世間一些“喚魂”之術,正由此而來。
第十六章 自我意識 創造機會(上)
常人已是如此,神主法力威能無邊,該特性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數劫、十數劫甚至更久遠的時光裡,已將其威能化入到特定的文字音節中,便如人們叫一聲“元始魔主”,心中所想,絕不只是單純的字面意思,而是擴及北地魔門、域外天魔乃至古往今來一切與之相關的歷史、事蹟;還有那些勢壓一界,令人仰望的魔門強者,也要包含在內。
一旦出口成音,潛意識裡包含的一切,就有了實在的介質,與外界發生聯絡,必將透過天地法則體系,引起元始魔主的共鳴,當然,那邊願不願意搭理,是另一回事。
相應的,由於天地法則體系對神魂、情緒的遲鈍,默想、默唸的話,一般不會有問題。但若動筆寫下,就不好說了——也許效果會更強大!
相較於元始魔主、羅剎鬼王這樣的老牌神主,餘慈的差距還是極大,尤其是已經成形的神主網路,都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