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月溟已經進入一種完全沉浸的狀態,但是無法理解他沉浸的是什麼,他在悟什麼道。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總之持續著這種狀態,他有預感他會地道什麼。
在他腦海裡,出現了少年時期,出現了在大嬸家裡過的兩年時間,出現了在伏羲湖畔的時日,出現了在拜月帝都打拼的時期。他的過去,除了少年時期,卻都是因為仇恨而牽引著,讓他前進。
走到了後來,他已經迷失了自我,找不到真我在哪裡了……那時的癲狂,和現在的迷茫,那是的懵懂和這時的無知。彷彿過了這麼久,除了修為之外,他毫無改變,真是,只能用可悲二字來形容他。
自己最開始是什麼樣子的呢?如果用現代的話,一開始不過就是一個精子,而在月溟的眼裡,自己一開始不過是一個如同白紙一般的靈魂。
就和雯兒一般,他一開始就是一個如同白紙一樣的靈魂,不同的是雯兒是自己把自己變成了一個白紙的靈魂,而月溟就是一張白紙。
沒有過往沒有回憶,他,叫墨月溟,這就是他的真我。
他叫墨月溟,偃師墨月溟,他是一個呆子,絕不是一個聰明人,不管他做了什麼,他的本性都還依存在他的心底。
對,他的本性是不變的,真我其實一直都留在他心裡面。
“我本無心,我本無形。天與我心,地與我形。本無真我,萬物皆虛;真我於心,萬事皆允。”月溟將心中所想化作了一句一句的口訣,“我乃真我,真我時常在我心。成於心,發於外。天道茫茫無妄,真我茫茫……此乃為真神!”
沒想到月溟居然在這裡領悟到了真神的境界!!
真神的境界,便是要你找到真我為何,所以真神階的強者,往往坦坦蕩蕩,因為他們找到了真我,真正的自己是什麼,然後摘掉一直以來佩戴著的假面,沒有謊言,還世間一片真實。
月溟的真我,還是當年在清揚穀的那個不懂世事的傻小子,還是那個一無所知,但是卻勇敢無畏的傻小子。從那時起他便是隻為了親人而行動,因為雯兒遭到了妖狼的襲擊,所以他加勤練劍,想要保護她。因為父母的“死”,他發狂地積攢實力,看準時機報仇雪恨。
這裡面都有他的真我,那就是——情。
愛情、親情、友情,因為世間有情,因為月溟有情。
盤腿坐在地上的月溟開始全身散發出令人心曠神怡的藍光,兩隻手處尤盛,他的身體正在吸收著這片天地之中的靈力,加快了它的崩毀速度。
四周的靈力瘋狂地運轉了起來,驀地捲起了狂風,由神級向真神進階的場景令人無法想象,更無法形容。因為這已經不是人的範疇了,連說成是神的範疇都有點夠嗆。
月溟的心裡仍然在做著激烈的鬥爭,而對外界發生的時候渾然不知,沉浸在了思考,對外界已經毫無感覺了。
這是他的真我,這就是墨月溟麼?墨月溟很傻麼?很天真麼?也許旁人看不出來,因為他們的眼光不是嫉妒便是羨慕,嫉妒他這樣的野小子也能爬上高位,羨慕他的地位,和他所擁有的力量。
很少,幾乎無人去注意,他是如何得到這些力量的,又是如何爬上高位的。
他靠的是聰明才智,但是他卻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袋子;他靠的是武功修為,但是他本來卻是一個不修煉的懶人;他靠的是機關陣法,但是他本來對此一竅不通並且以為自己永遠都不會接觸這些。
誰知道,一顆琅�鰨�謀淞慫�拿�四兀�
這個世界上最瞭解月溟的,不是月溟的父母,不是月溟自己,而是夢魘。他看著月溟長大,看著月溟的心境如何的變化,看著月溟身邊的一切如何奪走,一切如何慢慢消失,一切從始至終都保留著的東西。
那顆赤子之心,那顆令人羨慕的赤子之心。
從始至終他都沒有變過,從始至終他都還是那個孩子,那個走進墨竹林時不知畏懼為何物的孩子,那個見到羽幽石卻要把它掰下來給妹妹當玩具的孩子。
他還是純真,他沒有變,他的真我始終都儲存在他的心裡。
變得,是外界,變得,是人心。
PS:寫到這裡,散人對這點的感悟尤其深刻,也許並不是很精彩的心理活動,但是卻說出了散人的心裡話,希望大家能夠喜歡,這本書描寫的心理活動要佔據很多的內容……所以一開始,偶也不覺得會有很多人看,希望以後能有人看吧~偶會把結局寫的很有味道的。
第一百八十八章 毀滅的聖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