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諸后妃傳,均不載名),“小宛”之名是作者代取的。賀氏去世當年,匡胤續娶彰德節度使王饒之女為妻,則顯是一種政治婚姻,不能據此便說匡胤薄情。至匡胤稱帝后,頗重女色,如後蜀花蕊夫人便留侍後宮;南唐李後主小周後入宋後,匡胤常留之數日不放歸。這是地位變了,情也變了。自古哪有一個皇帝是鍾情專一的呢?
②《宋史·王審琦傳》,及《資治通鑑》均載:王審琦是匡胤“布衣之交”,又同時隸郭威部,從平李守貞。
③匡胤與柴榮相識事,《宋史·太祖本紀》只說是在軍中相識,未詳述何時、何地相識。
④後漢派郭威平定三叛事,見《資治通鑑》卷288。本文中王三鐵以計突圍事,均是事實。
。。
第十一回 周室代漢 郭雀兒做新天子(1)
公元951年,也就是郭威平定“三叛”之後的第三年,郭威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殺了漢隱帝劉承祐,登上皇位。
趙匡胤親歷了這一場改朝換代的風暴,他站在擁立郭威的行列中,立了功,因此被選入禁軍,升為“東西班行首”,這個官只是箇中下級軍官,然而大家知道:古代皇帝上朝時是面向南方而坐的,他的東面、西面便有兩列儀仗隊或警衛隊侍立著,這些衛士當然選的是皇帝信得過的人,又必是相貌堂堂、武藝高強的壯士。趙匡胤當上了這衛隊的“行首”,也即是隊長,自然是被新皇帝看中的人了,因此官雖不大,前途卻無量,這一年他二十五歲。
這一年當真是趙家的吉年,趙弘殷也升了官,當上了馬軍都指揮使,當時朝廷共設十二個都指揮使(相當於今日之軍長),已是皇帝直接指揮的高階指揮官了。這多少是沾了兒子的光,因為兒子是皇室的親信啊。當了大官,薪俸自然高了起來,他們便搬了家,新住宅比起老房子來闊綽多了。這年,趙匡胤的賀氏夫人又生了第一個兒子,母子平安,這是趙家第一個孫子,當真是三喜臨門。因此,趙匡胤便想慶賀一下。徵得父母同意後,於是邀請了久別的慕容延釗、韓令坤和李謙昇、謙溥兄弟,以及王審琦、張瓊、馬仁瑀等人,只可惜李處耘遠在劉詞大帥軍中,不在汴京,卻喜苗訓從襄陽趕來了,一算連自己一共有九個人,也算夠熱鬧的了。他是在自己家裡設宴的,當時的風氣不興在飯店、酒樓請客,認為那樣顯得寒傖,不氣派,也不禮貌。
這一天不到巳時,客人都陸續到齊了,坐定之後,匡胤便指著苗訓道:“這位苗道長苗訓是兄弟在襄陽結識的好朋友,為人多智多聞,且又豪爽,他算命、測字是很靈的。”苗訓站起身來,作了個四方揖,笑道:“小弟是個假道士,明天便脫了道袍討老婆生兒子了,做道士又不能升官發財,沒一點味道。”眾人都鬨笑起來,覺得這人說話很是風趣。
趙匡胤道:“咱們兄弟這幾年多經患難,相聚很是不易,這次咱們隨皇上攻打汴京,慕容大哥、令坤二哥卻在漢隱帝軍中,兄弟們差點兵戎相見,小弟很是擔心呢!”韓令坤笑道:“誰會真心護衛那狗皇帝了?那天在戰場上,一眼瞥見三弟和這幾位王兄、張兄、馬兄凶神惡煞般衝殺過來,我一把扯了慕容大哥就逃,一直逃回京城,連頭都沒回。”眾人又齊聲鬨笑,張瓊一口茶噴得馬仁瑀一身,笑個不停,好容易住了笑,說道:“這狗皇帝殺了史弘肇、楊邠、王章等顧命大臣,連郭太尉柴榮的妻室兒女也都殺了,太也沒有道理,誰會為他賣命了?”匡胤道:“張瓊兄弟,別老是太尉、太尉的,該當稱皇上,談他過去的事,應當稱‘今上’。”張瓊吐舌道:“該死、該死,我叫慣了,一時改不過口來。過去我還喊他做‘郭雀兒’呢!”眾人又是一陣鬨笑。苗訓等眾人笑停,說道:“英雄不怕出身低麼,如今市上紛傳皇上脖子上刺的那雀兒和一穗麥子,原來相距半寸有餘的,登基之後,忽然低頭一啄,把那麥穗叼在嘴裡了!”韓令坤道:“有這等奇事?”匡胤笑道:“你又來說這些鬼話了?”苗訓笑道:“市上都這麼說麼,其實皇上穿上了龍袍,護住了脖子,又有誰看得見了?又有誰敢扒開他領子貼近細瞧了?只是一個新皇帝登基,沒一點符瑞,又怎顯得他是‘奉天承運’的真命天子呢?”眾人一笑,一起點頭稱是。苗訓見大家認真聽他說話,很是高興,便繼續說道:“皇上出身本來也不顯赫。他自幼父母雙亡,是姨媽把他養大的,從小好勇鬥狠,老愛打架生事,那脖子上紋的雀兒,便是那時紋下的。”馬仁瑀笑道:“原來是個小流氓出身,跟我差不多。”苗訓一笑,喝了口茶,續道:“他十八歲那年,殺了個人,一逃逃到壺關,在市上施拳弄棍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