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2 / 4)

之間進行了多次戰爭,甚至有的唐朝公主還因為兩國開戰而有生命危險。天寶四年(745年),奚王與契丹王反叛,就分別殺掉了各自所娶的唐朝固安公主和永安公主。唐朝公主出塞和親對歷史影響深遠,用“和親”用作兩國間王室通婚的專詞,也自唐代始。唐人陳陶在《隴西行》中說:“自從貴主和親後,一半胡風似漢家。”]

難得的是,太宗並未因貞觀之治的重大成就忘乎所以。他常常提醒自己:創業難,守成也難,“然創業之難,既已往矣,守成之難,方當與諸公慎之”。連年豐收,他認為是一喜,邊境平安,是二喜,但是“治安則驕侈易生,驕侈則危亡立至,此一懼也”。太宗想不到的是,他的後世子孫玄宗李隆基取得了開元之治的盛世局面,但卻沒有保持住居安思危的精神,在功成名就後日益腐化,結果引來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的大動盪,形勢急轉直下,盛唐由此而衰,此時,距離太宗的貞觀之治不過106年。

唐太宗開創的貞觀之治的施政樣板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激勵了後世如元朝忽必烈、滿清乾隆皇帝,甚至包括日本的德川家康等各種各樣的統治者。貞觀之治由此成為中國歷史有力的政治象徵,其政績一直為後世傳頌。時至今日,中國人仍自稱為“唐人”,世界各地華人集中的地方稱“唐人街”,便是來源於此。

txt小說上傳分享

二 開元盛世(1)

從開元到天寶,大唐政治舞臺上最最主要的人物自然是玄宗。歷史人物往往既是劇作者又是劇中人,玄宗一生大起大落的悲喜劇,從一開始就轟轟烈烈地上演了。

玄宗即位時,李姓王朝已經經歷了幾十年的篡位和血腥的苦難。為了穩定政局,玄宗採取果斷地將武氏﹑韋氏及太平公主的餘黨都加以殺戮或貶斥。為了提高行政效率,將武后以及中宗和睿宗時大量委派的斜封官(非正式任命),試﹑攝﹑判﹑知官(非正職的冗官)予以裁撤精簡,將宰相的人數由睿宗時的十餘人減少到兩三人。對於自己的同胞兄弟,玄宗恩禮優待,卻不給他們以實職,從根本上削弱了皇室內部發動政變的政治基礎。而對那些自恃對玄宗有功而邀求權位的功臣,比如劉幽求﹑鍾紹京﹑王琚等人,則堅決予以貶斥。這樣,透過一系列有力的措施,本來已經衰落的皇權,在堅強果敢的玄宗手中又重新達到了頂峰。

這個時候的玄宗,意氣風發,雄心勃勃,一心要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開元四年(716年)正月,王皇后的妹夫、尚衣奉御長孫昕因與御史大夫李傑有過節,約同妹夫楊仙玉在里巷伺機毆打李傑。李傑氣憤之極,也不管對方是不是皇親國戚,上表陳訴說:“大臣被打,實為辱國。”李傑這帽子扣得很大,而且相當高明。玄宗大怒,下令處斬長孫昕、楊仙玉等參與者。散騎常侍馬懷素認為正月不宜行刑。於是玄宗改判斬刑為杖斃於朝堂,以謝百官,並表示:“為令者自近而及遠,行罰者先親而後疏。”(《舊唐書·卷一百·李傑傳》)同時下敕書慰問李傑。處置長孫昕等人後,“由是貴戚束手”。

玄宗此時不過30歲出頭,掌權不過幾年時間,還沒有忘記他登上政治舞臺的艱辛,所以,這件事的處理,應該出於玄宗的本意,而並非所謂的帝王權術。玄宗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天下人表明了“勵精求治”的決心。

人們習慣將一個美好的時代稱為“黃金”時代,這種黃金時代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幾次,玄宗所開創的“開元盛世”是最為人們稱道的盛世典範之一。這的確是一個閃耀著黃金般光輝的時代,一個政績彪炳、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國力富強的時代,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光芒萬丈的時代,無論是內政、外交、軍事,還是文化、藝術,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開元時期,土地開闢,許多“高山絕壑,耒耜亦滿”。由於開源節流,國家財政日益豐裕,全國的糧倉充實,致使物價十分廉宜。據杜佑《通典》所記:“至(開元)十三年封泰山,米鬥至十三文,青齊谷鬥至五文。自後天下無貴物,兩京米鬥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絹一匹二百一十文。”可見當時糧食布帛產量豐富,物價低廉,商業繁茂。有杜甫詩為佐證:“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尤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洲四道無豺虎,遠行不勞求吉日。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中國的絲綢沿著絲綢之路到了西方,馬上就成為羅馬貴族們手裡比黃金還要珍貴的奢侈品。

當時大唐的百姓,不僅在家安居樂業,出外旅行也很舒適,道路暢通,行旅安全。《通典》記載:開元時東至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