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匆忙慌張,安祿山掉進了泥坑中。他的兒子安慶緒和部將孫孝哲死命才把他拉了出來。又跑了數十里,天已經全黑,敵騎這才停止了追擊。安祿山投奔平盧城而來。平盧騎將史定方領精兵3000來救援。契丹兵知道援兵已到,就解圍而去,安祿山才得以逃脫。
天寶十一年(752年)三月,安祿山又發動蕃奚步騎20萬進攻契丹,以報去年秋天的兵敗之恥。玄宗詔派朔方節度副使李獻忠發兵協助祿山共同###奚、契丹人。
李獻忠是突厥人,原名阿布思,是九姓胡人的首領。開元初年,阿布思被默啜打敗,請求投降唐朝內附。天寶元年,阿布思到京師朝見,玄宗對他禮遇有加,賜名李獻忠。阿布思美貌英俊,多才而有膽略,代理為蕃人首領。他厭惡安祿山的人品,不與安祿山往來,安祿山因此懷恨在心,出兵,特意奏請朝廷命阿布思為將,共同###契丹。阿布思此次接到出兵詔命後,既不敢違抗朝廷詔命拒不發兵,又怕安祿山乘機暗害自己。因此,他決定在出兵途中乘機帶領部眾逃歸漠北。不想,事不遂人願。阿布思在率眾逃歸漠北途中,正好與回紇兵相遇。回紇人早知道阿布思投降了唐朝,以為他是奉唐朝之命前來征討的,不由分說,便同阿布思的部眾進行鏖戰。阿布思無心抗敵,也沒有解釋的機會。結果混戰中阿布思被殺,部眾四散。
安祿山卻因此揀了個大便宜,乘機坐收漁人之利,收容了逃散的阿布思部眾,軍力得以壯大。從此,安祿山的精兵無敵於天下。另外,安祿山還動員他統轄區的少數民族商人到全國各地從事貿易活動,趁機收羅大量的珍奇異寶,集中了成千上萬的各種刀、槍、劍、戟等軍需物品。
安祿山每次提出的要錢、要糧、要兵馬的請求,玄宗從不拒絕。在玄宗皇帝的眼中,只有盡力滿足安祿山的要求,才能牢牢地將他籠絡在身邊。後人總說安祿山是逆臣,到底是誰給了逆臣權力?在用人的眼光上,晚年的玄宗是相當昏庸花聵的。然而,安祿山卻是一隻狡猾而精明的狐狸,加上他身邊有一批野心十足的政客,皇帝的恩養只能促使他更快地羽翼豐滿。
湊巧的是,正當安祿山摩拳擦掌之時,曾使安祿山危懼不已的奸相李林甫於天寶十一年(752)十一月死去。志大才疏的楊國忠憑藉楊貴妃之力,繼任右丞相兼管財賦收支,權傾天下,專橫跋扈。公卿以下的官員,都怕他如怕李林甫。至李林甫死後,安祿山的軍政實力已十分強大,更加肆無忌憚,不把楊國忠放在眼內。楊國忠沒有能力控制安祿山,便只能“屢言祿山有反狀”,總對玄宗說:“安祿山威權太盛,必為國患。”可安祿山已然是“恩寵日深”,玄宗相當不以為然。他也知道楊國忠把朝政搞得亂七八糟,只是看在楊貴妃份上,懶得多管了,只想怡然度過晚年。但玄宗表面上依然安撫楊國忠說:“祿山有祿山的權,你也有你的權。你們二人,一個主內,一個管外,互不相犯。再說你們都是我的左膀、右臂,相互間理應精誠合作,共商大事!”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二 蠢蠢欲動的暗流(3)
可楊國忠並不死心,一心要對付安祿山。他繼任為相後,既無威服安祿山的手段,又無制衡安祿山的氣度,唐朝兵權的內輕外重以及政治腐敗,已使君臣上下對邊境節度使的飛揚跋扈束手無策。楊國忠自己都不會想到,他這樣一個賭徒,竟然會成為引導歷史走向的重要歷史人物。他之後針對安祿山的種種措施,竟然會在關鍵時刻起了巨大的作用,直接觸發了歷史上驚天動地的大###,導致了大唐國勢江河日下。
楊國忠得知隴右節度使哥舒翰與安祿山不和,便想拉攏哥舒翰來對付安祿山。
哥舒翰與安祿山同為胡人,卻一向不和,這起因還要從安思順說起。安思順為安祿山族弟,二人少年時關係密切。安思順為河西節度使,與哥舒翰分別控制河西、隴右兩地,經常有紛爭。安祿山恨哥舒翰,也是因為安思順的緣故,動靜鬧得連天子都知道了。玄宗把安祿山和哥舒翰視為國家棟梁,常常勸他們和解以兄弟相稱。
天寶十一年(752年)冬天,安祿山和哥舒翰同時入朝參拜,玄宗想找機會使他們二人修好,因此就命高力士在駙馬崔惠童府上的池亭裡設宴款待二人。安祿山領悟玄宗的意思,便在席間跟哥舒翰套近乎說:“我的父親是胡人,母親是突厥人。您的父親是突厥人,母親是胡人。我們二人的血統、族類基本相同,為何不能深交厚愛、共圖大業?”哥舒翰當時也看出皇帝的意圖,不好不領情,便回答說:“古人曾經說過:山野中的狐狸向著自己的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