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國又談何容易呢?奮鬥目標雖然是有了,但如何實現它大家卻是一籌莫展。有人向當時巴勒斯坦的統治者奧斯曼帝國蘇丹提出了在巴勒斯坦建國的請求,但被拒絕了。復國之路有了阻滯,猶太人的內部也開始有了分歧。不少人認為,與其抱著渺茫的巴勒斯坦復國夢,不如實際點在東非的烏干達建國。
正在猶太人為“建國”還是“復國”的問題上爭吵不休的時候,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而這場戰爭也給猶太人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好運。猶太人的“復國夢”有望實現嗎?
2。戰禍的起因(1)
一戰爆發所引起的連鎖反應,讓猶太人看到了“復國”的曙光。一戰中,奧斯曼帝國是英國所在的協約國的敵人,而為了增強協約國的實力,英國意欲拉美國參戰。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英國人將眼光放在了在美國政治、經濟方面有著很大影響力的美國猶太人身上。在美國,猶太人數量龐大,有幾百萬人,是猶太人勢力最大的國家。對猶太人的復國思想,美國由始至終都是強力支援的。為了投其所好,英國發表了一份支援猶太復國主義的《貝福爾宣言》,聲稱英國會支援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自治國家。爾後,美國總統威爾遜也即刻表態支援《貝福爾宣言》,並在該宣言發表後6年,由美國國會透過了一項支援《貝福爾宣言》的決議,支援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國。
一戰結束後,英法兩國接手了奧斯曼帝國的中東領土,巴勒斯坦、伊拉克等地成了英國的委任統治區。在巴勒斯坦歸自己所有後,英國對猶太人敞開了巴勒斯坦的大門。一時間,大量猶太人紛紛湧入巴勒斯坦。在英國治下的巴勒斯坦,最初當地的猶太人數量不多,只有5萬人而已,大部分的居民都是*人。在大開方便之門後,巴勒斯坦的猶太人移民迅速增加,到了1939年,巴勒斯坦那裡的猶太人已經猛增至近50萬人之多。
猶太移民的不斷湧入給原本的巴勒斯坦居民造成了很大的衝擊,猶太移民與*人的矛盾日益尖銳。在巴勒斯坦各地,開始不時出現*人針對猶太人的抗議和*。當巴勒斯坦社會發生*,加之歐洲當時的反猶風潮又有加劇之勢,英政府也開始反思自己對猶對阿的政策,對早先那句“支援猶太人建國”的承諾動搖了。從1939年開始,英國當局開始限制猶太人在巴勒斯坦的移民人數,並設定了每年的猶太移民上限,還規定一旦發現非法猶太移民,將即刻強制送其出境。為了保證這些新的政策得以很好的落實,英政府還讓軍艦在巴勒斯坦海岸線24小時巡邏。
英國當局的做法大大安撫了*人之前所積壓的不滿,可也惹惱了猶太人,尤其是一些由激進者組成的激進團體。為了所有猶太人的夢想,他們首先開始了對英國人還以顏色的“武力反抗”。在當時,猶太人根本沒有自己的軍隊,他們的“武力反抗”也就是搞點恐怖襲擊,和現在*激進分子的做派沒有什麼兩樣。比如,他們會在巴勒斯坦各地搞一些專門針對英國人的恐怖事件,包括破壞英國的各種設施,製造爆炸和恐怖槍擊事件。
恐怖襲擊事件的頻繁發生讓英國當局焦頭爛額,而美國政府也在暗地裡推波助瀾,唯恐天下不亂。看到了新的強大的後盾,對英國當局已經失望的猶太復國主義勢力更是毫不猶豫,熱情投奔向他們張開臂膀的美國。美國也是相當的識相,羅斯福就曾在大選演講時信誓旦旦地承諾,如果他當選將會幫助猶太人實現“復國”的願望。
生前的羅斯福並沒有機會實踐自己的承諾,但是其後的美國總統杜魯門為擴大美國在中東的勢力範圍,依然用巴勒斯坦問題向英國施壓,排擠英國。在1945年的時候,杜魯門就向當時的英國首相施壓,要求英國改變先前在巴勒斯坦壓制猶太移民的政策。迫於美國的壓力,英國無奈之下只得組建了旨在研究巴勒斯坦問題的“英美調查委員會”,並於次年1月邀請美國派專人參與委員會工作。
2。戰禍的起因(2)
英美專家開始著手調查研究巴勒斯坦的問題,他們最先是從歐洲開始調查之旅。透過親身與那些猶太難民接觸,大多數的委員都心生同情,甚至有一名美國委員提議立即開啟巴勒斯坦大門接納這些顛沛流離話的難民。僅僅是出於感性的提議當然會遭到反對,理由很明顯,連巴勒斯坦都還沒有實地勘察過,根本無從得知當地是否有足夠的能力消化如此龐大的難民隊伍,而且他們也擔心這樣做會給*人落下口實。
不過該名美國委員並不願就此罷休,他使出了辭職的撒手鐧威脅委員會。後來,委員會為了破除僵局,決定先在開羅聽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