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騰訊1998年11月11日的創辦,在馬化騰1993年大學畢業後效力的深圳潤訊公司裡流傳著一個版本:那年馬化騰關於類QQ軟體的提議沒有引起潤訊高層的任何興趣,因為他們看不到這個小東西有任何前景。據潤訊一位中層幹部透露:“在當時的討論中,有人說:‘這東西究竟是收錢還是不收錢?如果不收錢,我做它來幹什麼’”那時很多人並沒有看到,客戶資料比現金收入更重要。特別是有忠誠度的客戶,商家往往是有錢也買不到的。之後,馬化騰的身影便在潤訊消失了,他創辦了騰訊。
不過,傳聞終究是傳聞,其可信度還有待考證,但可以肯定的是,馬化騰並非是一個意氣用事的人,他自己也未必能看好QQ的未來,不然之後也不會出現幾度出售的故事。然而有一點是可以確認的,那就是在潤訊期間,馬化騰並沒有顯示出什麼特別之處。
多位前潤訊的老員工在回憶他們的前同事馬化騰時,都用了“沒想到”、“當年其實不起眼”這樣的詞彙來形容他,他們的統一描述是小馬當年一點都不顯山不露水,不過今天,“小馬”二字好像沒人能叫得出口了。
1993年從深圳大學畢業後,馬化騰進入潤訊,當時的工資是1 100元。如果你瞭解尋呼行業,那你一定知道潤訊。
尋呼業是中國通訊行業最早開放的子行業之一,後來在電信改革中被橫切了出去。
進入尋呼行業需要兩個關鍵資源:一個是頻率,一個是中繼線。中繼線掌握在郵電部手裡,頻率歸全國無線電管理委員會管理。當時全國無線電管理委員會掛靠在國家計委,不歸郵電部管。由於是雙頭管理,所以就會產生鬆動,相應的就可能有機會。
中國網際網路早期的一位標誌性人物張樹新在進入網際網路之前也是在做尋呼業,同樣利用的是尋呼業的雙頭管理。潤訊的誕生正是基於這樣的機緣巧合。
1992年, 29歲的楊軍處於其人生的轉折關頭,這位前深圳無線電管理委員會的官員是中國非郵電系統之外的第一大尋呼臺……龍飛尋呼的負責人。當時龍飛的客戶有8萬之多。龍飛雖然成功了,但楊軍卻越來越明顯地感覺到這個體制所存在的束縛和缺陷。這時,他遇到了侯東迎。
侯東迎曾在廣州電信局任職,1985~1989年在深大電話公司任董事及總經理,期間主要兼職有香港通訊業聯合會網際網路服務及網上內容供應商部部長、香港理工大學電子及資訊工程學系諮詢委員會委員。
如前所言,尋呼主要是兩個資源的匹配:中繼線和頻段。但對於侯東迎來說,多年的電信前景讓其很容易獲取中繼線資源,而出身於深圳無線電管理委員會的楊軍對怎樣獲取頻段資源輕車熟路。1992年3月,身為香港網際網路與通訊業聯合會主席的侯東迎開始和楊軍聯手打造潤訊這個品牌。
潤訊最初的起步資金(一部分是自有資金,一部分是銀行貸款)總共才有200萬元。不過,靠著完整的商業計劃書和嫻熟的操作能力,在沒有任何抵押的情況下,潤訊拿到了銀行200萬美元的貸款,租到了用於建立發射系統和網路系統的裝置。從此潤訊開始大展鴻圖。
侯東迎和楊軍的搭配還在於,楊軍之前做了四年尋呼的實業,而侯東迎則在香港資本市場有相當的人脈和資源。作為同一個品牌名稱,註冊於大陸的深圳潤訊和註冊於香港的香港潤訊在“可操作性”的前提下,交錯著複雜的關係。雖然深圳潤訊和香港潤訊原則上講沒有什麼關係,但深圳潤迅剛成立的時候,還比較小,借用香港潤訊的牌子,做起事來有好處。反過來,深圳潤訊在內地市場上取得的卓絕表現,讓香港潤訊在資本市場獲得更多的關注。這一操作方法在很長時間內成為那個階段中國高科技企業慣用的套路,四通、聯想等諸多中國高科技企業都是如法炮製的。 。。
潤訊工程師(2)
20世紀90年代初,對尋呼業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時代,從事這一行的企業一般都有相關的背景。由於相對壟斷,中國最早的一批尋呼企業過的簡直就是天堂般的日子,而潤訊尋呼又是當時特殊中的特殊。除了行業的特殊性以外,潤訊本身更擁有兩大特殊背景。
首先是人力背景。由於兩位創始人一個在無線領域有廣泛的人脈積累和影響力,另一個在電信領域地位卓然,一呼百應,因此潤訊早期的核心隊伍除了法律、財務等專業人士以外,大部分是從中國郵電系統和無線電管理委員會中分流出來的。如1994年加入、後來做到業務管理部執行副總裁的陳曉丹,就曾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