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嚴格對這些商人執法,有難度嗎?
朝廷官員,要辦不是一樣能辦?
一個商人,手裡只有錢、有產業而已,若是違反了大宋的律法,不能處置嗎?
更何況,大宋朝還沒有出現能影響國家命脈的商業組織。
不能麼?
這些人這麼說,是真的認為商人可以脫離律法之外麼?
是不想辦吧?
這些人張口閉口認為商人不可信,回頭又從那裡撈得盆滿缽滿。
真要是把商業法、契約法都貫徹下去,豈不是要把這大宋朝殺到天昏地暗?
見趙官家發怒了,眾人也不敢再多言。
過了一會兒,趙寧才說道:“這件事諸位就不要再管了,朝廷自有法度在,朕也不想多管,不能任何事都讓朕來處理,朝廷有朝廷的規矩,宰相有宰相的權威,諸位有諸位的分內職責,若是今日看不慣這個要鬧,明日看不慣那個要鬧,豈不是要大亂?”
被說得啞口無言後,眾人只好灰頭土臉地離去。
此事很快傳到了諸位宰執耳中,李光感慨道:“立法易,執法難。”
連胡銓地說道:“任重道遠啊!”
這條路,可比當年的新政還要難。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到了三月。
政事堂又開始議論國營商社改制。
王宗濋說道:“下官派人去調查過,馬衛東確實裁汰過一批員工,大約有兩千三百多人,這些人有一半是透過裙帶關係進去,甚至賬目上有名字,私底下卻不見人,與當年禁衛軍吃空餉,如出一轍。”
錢喻清說道:“如此說來,王世哲自殺,也是因為賬目的問題?”
卻沒有人回答這個問題。
王宗濋繼續說道:“被裁汰的人當中,一部分已經找到了新的作坊,還有的自己在家裡製作香皂,這些人有工藝,是可以養活自己的。”
“另外還有一部分,無業,有一部分人放棄了原本的工藝,去做伐木工、縴夫或者挑糞工。”
“反對的聲音還是很大的。”胡銓接過話來,他將從京畿路各縣發來的奏札分發給諸位宰執,“陳留縣的造紙坊也出現了全員罷工。”
政事堂陷入沉默中。
這還只是在京畿路開始,其他各州府可都是有國營商社的。
眾人的目光看向虞允文。
這個首相可不好當,就國營商社轉私這件事,恐怕動了不少人的蛋糕。
胡銓繼續說道:“不過按照京畿路這幾年學校的增多,對紙的需求與日增加,這些造紙坊的工人是可以找到新的工作,我相信問題只是暫時的。”
“部分國營商社轉私,是讓利於民,也是為朝廷減輕財政負擔,這是符合客觀規律的,就目前,律法不完善,術治方法還在探索,商社這個器呢,也還存在諸多問題,但這並不是阻礙國營轉私的理由。”
虞允文說話了。
他繼續說道:“若是一個普通百姓,遇到這種事,知難而退,怨天尤人,我能理解他,因為他身上的生存負擔已經很沉重,但是我們不一樣,我們身居廟堂,手中權柄甚重,能夠調動的資源更多,可發揮的地方就更多。”
“關於律法的事,我會去稟報陛下,關於術治方法,我聽聞鄭州的製鞋坊的主簿劉一銘已經簽了契約,他算是辭官買下了製鞋坊,另外鄭州有三個商人願意出錢入股,所以這個方法還是有用的,可以繼續去嘗試。商社的整頓,要交給錢相公了。”
錢喻清說道:“關於商社的問題,東府恐怕只能從對商社的貸款、商品類目、登記規則等方面來做規定,商社與工人之間的事,還得從律法來看。”
這時汪伯彥說話了:“既然是從律法來看,那東府可以先定律法草案,再與御史臺、刑部、大理寺一起商議,最後呈報陛下。”
幾位宰執沉默不說話。
因為議法院的設立,尚未公佈,除了皇帝和宰執,另外就是官學的羅從彥知曉,其餘人都不知道。
這事對行政官員的打擊是極大的,必然遭到反對。
轉眼又是桃花開的季節,汴京城的道路兩邊,一簇一簇,一團一團,春風一吹,滿城飛舞。
虞允文整理了一番衣冠,向文德殿走去。
“陛下。”
趙寧問道:“如何?”
“目前京畿路所有需要轉的國營商社,都已經轉賣出去,一共三十八個,其中二十個是主簿接手,引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