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
兩人不敢再拖延,只得一人一手,將輅車的車簾完全開啟。
車簾掀起,一陣陣冷風沒有阻隔,直入車內,將趙桓吹的猛一哆嗦,臉上卻是帶起笑意,因車廂高大,竟是站起身來,到車廂門附近,向著諸多伸手窺探自己的百姓們揮手致意。
如此一來,諸多百姓更是心中感動,只覺得天子如此近民,全無架子,加上趙桓戰富平守長安,賑濟百姓督促官員,種種政務軍務都是英明睿斷,又是愛民如子,眾百姓只覺得心中激動,趙桓車駕每至一處,眾人不顧嗓子,拼命呼喊,萬歲之聲,當真是響徹雲宵。
待到離城門不遠,趙桓眼見有一個老者跪在眼前,身上穿的極是單薄,被廂軍士兵隔的老遠,身體也凍的發抖,卻是兀自伸長了腦袋往自己這邊看,待趙桓眼光掃到,那老者用沒牙的嘴巴先是咧嘴一笑,然後可能又想起事情不對,立刻低下了頭,老老實實趴伏在地。
只是跪伏之際,動作太大,那單薄的外袍竟是嘩啦一聲,碎裂開來。
因著皇帝車駕就在眼前,四周的諸多百姓看的真切,卻是不敢大笑,只一個個面露笑容,拼命強忍著笑出聲來。
趙桓看了先也是一笑,待看到那老者羞的滿臉通紅,原本天冷衣單,加上驚嚇,身體竟是凍的發抖,心中一動,也不等車停,便立刻跳將下來。
此舉很是冒失,不但是駕車的車伕嚇了老大一跳,其餘的內侍與侍衛,隨行不遠的諸多大臣,都是嚇了一大跳。
“來,披上!”
趙桓幾步就到得那老者身邊,竟是解下自己的外袍,親手披在那老者的身上。
見他嚇的呆了,趙桓一笑,只道:“不需怕,這袍服沒有什麼忌諱處,百姓也穿得。”
見對方兀自說不出話,眼中卻已是淚花呈現,趙桓心中一動,竟不知再說什麼是好。前世時,送些糧食物品到貧民家,聽著對方言不由衷的感謝話語,送的人無聊,接的人沒勁,而此時此刻,這一袍之贈,可能是對方餘生中最值得誇耀的一樁大事了。
第六十七章 大駕起行
張浚已經騎馬趕卜,看到皇帝為老者披衣,縱然是歡聲如雷,他卻是猛一皺眉。等趙桓含笑回到車上,他也並不客氣,當下就對趙桓直筒筒的說道:“陛下,天子之恩,在於政務。陛下但能打敗金人,與民便利休養生息,就可德被蒼生,何必如此市恩於一人?”
趙桓適才也覺得自己做的孟浪,適才的舉動,雖然能使百姓交口相傳,然而天子的恩德確實不適合施於某一人,也不能太過具體,不然日後事情難為。聽得張浚勸說,原也正色點首,表示他說的對,待聽到“德被蒼生”云云,沒來由的想起某一本武俠小說,當即忍不住咧嘴一笑。
“陛下!”
張浚氣的眉眼齊歪,皇帝不聽勸也就算了,居然當面嘲笑,有辱大臣人格。
宋朝大臣畢竟還不象明清,很一些風骨,被皇帝當猴子一樣耍,自然是值得憤怒的。
趙桓知道自己不對,當下斂了笑容,向張浚正色道:“你說的對,是朕一時想起了別的事,竟然笑了。”
“哦。”
張浚自然沒有心情去管皇帝想了什麼笑話,當下放下心來,在馬上拱一拱手,又道:“陛下,一會就到城外,六軍和黃麾大仗都在城外等候,陛下一會請對將士們稍假顏色,以慰將士之心。”
“這是自然,朕省得。”
趙桓原本還當真想講斤“笑話”來應景,誰知道這些大臣一個比一個正經,和自己對答時,總是如臨大賓,從不調笑。宋朝士大夫總是自持身份,絕不肯敷衍皇帝,唯恐擔一個弄臣的名聲,也使得皇帝在召對大臣時,顯的分外沒勁。
此時的長安城。委實太小,整個城池的規模,不過是當年唐朝皇城差不多大小,趙桓端坐車上,又行了一刻功夫,就已經穿越城門,到得城外。
甫一出城,近三萬人的宋軍和儀仗侍從們一起呼喊。比起適才的百姓更顯的整齊雄壯,到教猝不及防的趙桓嚇了一大跳。
因著城外全是軍隊,而且多半是剛剛招募地新兵,趙桓特地從車中下來,換過一區馬白,親自跨騎而上,單手持韁,一手扶劍,緩緩而行,檢閱三軍。
“萬歲!”
關陝駐軍。原本是在永興等四路的鄉兵弓手中招募精銳武勇之士。
然而這兩年連連徵兵,趙桓又有意在關陝節省民力,不能招募光當地的武勇之士。所以當奉聖軍在兩個月前籌劃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