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呢還是要他失敗?要他失敗很容易,因為整個北伐的軍事部署都是我幫助制定的,要他失敗,只要改變一下部署就成。
聶榮臻覺得問題太大,說,這不是我能答覆的,我向上級報告。
他隨即透過中共湖南區委,向在上海的周恩來彙報。
周恩來向中央做了報告,沒有得到明確的答覆。
聶榮臻到達長沙後,去見了葉挺。
聽說獨立團一路過關斬將,所向披靡,很是高興。
葉挺提出的主要困難是缺少幹部、共產黨員,一路上的減員還沒有得到補充。
聶榮臻向中共湖南區委作了彙報。
區委動員了一批工人、農民,補充給獨立團。
8月下旬,葉挺獨立團攻佔汀泗橋、賀勝橋,逼近武昌。
聶榮臻得知喜訊,於9月初由長沙乘火車北上。
一路看到的戰場上的慘烈情景,給聶榮臻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汀泗橋、賀勝橋,他看到有許多吳佩孚部計程車兵屍體,因為有大刀隊督戰,有計程車兵不敢逃跑,就吊死在樹上。
我們也犧牲了許多戰士,同敵人的屍體倒臥在一起。
他佩服獨立團的英勇,無愧於鐵軍的稱號;也深信,以共產黨員為骨幹,有工人、農民參加的軍隊,具有很高的覺悟和極強的戰鬥力。
由於武昌敵人憑堅城固守,北伐軍數攻不克,反而先把漢口打下來了。
聶榮臻就來往於漢口、武昌之間,從事聯絡工作。
10月10日凌晨,獨立團一部,摸黑架上雲梯,攻進城去,開啟了武昌城門。
聶榮臻就隨獨立團大部隊,扒開城門口的沙包,攻進武昌城。
進了武昌城,組成了新的中共湖北區委軍委,聶榮臻任軍委書記。
辦公地點就在武昌中和裡,這是他親自選定的。
北伐軍攻佔武漢不久,另一路北伐軍攻克南昌、九江,向長江下游地區發展。
12月,國民黨中央政府遷都武漢,中共中央機關也由上海遷到了武漢。
面對這樣好的革命形勢,聶榮臻的工作更加緊張。
到達武漢的各路國民革命軍,都要求補充幹部和士兵,他力所能及地滿足他們的要求。
不過,他的重點仍然是滿足第四軍的需要,特別是葉挺獨立團的需要,因為這是以共產黨員占主導地位的武裝。
聶榮臻把黃埔第四期的畢業生大部分分到了第四軍。
其中林彪,就被分到了以獨立團為基礎組建的第二十五師。
但在大好形勢下,也有令聶榮臻憂慮的地方。
有一次,他與蔣介石不期而遇,誰也沒有理誰。
聶自不用說,蔣也裝作沒有看見的樣子,仰臉而過。
中央來到武漢,聶榮臻去向黨的總書記陳獨秀彙報。
陳對軍事工作不感興趣,只聽不說。
聯絡到1925年9月由蘇聯回來,在上海曾向陳獨秀彙報過在蘇聯學習軍事的情況,陳也是不感興趣,不願意聽。
黨的領導人不重視軍事鬥爭,尤其在中山艦事變以後,肯定不是好兆頭。
到1927年3月,在各地共產黨組織和工人農民的大力支援下,北伐軍相繼佔領了包括杭州、南京、上海在內的長江三角洲地區。
蔣介石自感羽毛已豐,就積極醞釀對革命力量進行大屠殺的陰謀,並採取了一系列相應措施。
聶榮臻對蔣介石的陰謀活動不甚清楚。
但他從周恩來的來電中,知道上海工人舉行第三次武裝起義以後,反動軍隊與工人武裝之間時有摩擦,預示著將有事變發生。
特別是4月9日國民黨右派的“護國救黨”通電發表後,他預感到一場大的反革命風暴即將來臨,為之憂心忡忡。
第一節從中山艦事變到“四一二”屠殺(3)
4月10日,蔣介石又宣佈解散共產黨人佔優勢的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
同一天,上海青幫頭子黃金榮等通電###,要其黨羽“揭竿為旗,斬木為兵”,消滅共產黨。
陳獨秀也有些著急了。
於是中共中央決定,派李立三、陳延年、聶榮臻,同共產國際代表蘇聯人維辛斯基緊急趕往上海,弄清情況,並同周恩來一起,領導上海的反蔣鬥爭。
聶榮臻的任務是協助周恩來處理武裝鬥爭方面的問題。
待聶榮臻一行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