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1 / 4)

小說:聶榮臻的非常之路 作者:圈圈

李立三說聶榮臻是奴隸主義,膽子小。

聶榮臻說,臨來,恩來同志交代得清清楚楚,必須有中央的命令,不能自由行動,怎麼是奴隸主義、膽子小呢?!李立三說,你要聽中央委員的!聶榮臻說,都是中央委員,我聽哪位中央委員的?中央委員也得聽中央的!最後,大家還是同意要等中央的進一步指示,同時積極進行起義的準備工作。

聶榮臻、賀昌、顏昌頤忙於繼續找連職以上中###員談話。

李立三、鄧中夏上了廬山,找到瞿秋白,要他回武漢向中央報告這次碰頭會的意見:軍事上趕快集中南昌,爭取二十軍與我們一致,實行南昌暴動,解決三、六、九軍在南昌之武裝。

7月23日,賀龍率第二十軍到達九江。

由譚平山與賀龍談話,試探他的意見。

結果,賀龍很熱情,表示堅決跟共產黨走,擁護武裝起義。

聶榮臻等得知訊息非常高興。

在這期間,正在廬山休養的蘇聯顧問鮑羅廷,為了回國後好向斯大林有所交代,捎信來,要了解武裝起義的計劃。

於是聶榮臻上了趟廬山,向鮑羅廷作了彙報,由張太雷翻譯。

鮑羅廷只是聽,沒有表態。

回來的時候,聶榮臻透過林伯渠的弟弟林祖烈,找到了因患肺病而正在廬山養病的劉少奇,告訴了中央關於即將舉行武裝起義的決定,要他有所準備,注意安全。

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領導自己的武裝,在南昌舉行起義,向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打響了武裝反抗的第一槍。

這一天,也是充滿革命英雄主義的日子,在周恩來領導下,新中國的10位元帥中,就有朱德、劉伯承、賀龍、陳毅、聶榮臻、葉劍英、林彪7位參加了南昌起義。

根據中央的指示,葉挺、賀龍率部離開九江,沿南潯路向南昌開拔,於27日到達南昌。

7月26日,周恩來在陳賡陪同下趕到九江,對聶榮臻說,我要到南昌去組織武裝起義,在馬回嶺,還有第二十五師,要想辦法把這個師的全部或大部拉到南昌參加起義。

另外,還有準備參加起義的後續部隊,像武漢國民政府警衛團、武漢軍校的一部分學生,以及一些零散人員,將陸續來九江,你們負責通知他們,趕到南昌去。

聶榮臻提出,現在通訊聯絡工具都沒有,利用民用電報怕洩密,南昌什麼時候動手還沒有定,我們怎麼聯絡?周恩來回答,我們在南昌一動手,我就發一列空車來,說明南昌已經行動,你們就把拉出來的部隊裝上列車,向南昌開進。

7月27日,周恩來等去了南昌。

聶榮臻又在九江停留了兩天。

他權衡了一下,拉第二十五師參加起義,在所受領的任務中,是最困難的任務。

於是他決定,留賀昌、顏昌頤在九江完成聯絡任務,自己則趕往馬回嶺。

他判斷第二十五師的3個團中,七十三團、七十五團是在葉挺獨立團的基礎上組建起來的。

七十三團的軍官,從上到下,幾乎是清一色的共產黨員,士兵中也有許多共產黨員,拉出來參加起義不成問題。

第二節在南昌起義中(3)

七十五團團長是張發奎的親信,但營長以下的軍官,也大多是共產黨員,實際領導這個團的是一營副營長、團的中###組織書記孫一中,把這個團的大部分拉出來參加起義,也不成問題。

七十四團是新編的部隊,中###的基礎比較薄弱,能拉來多少,只能到時候看情況再說。

據此,聶榮臻一到馬回嶺,立即找到七十三團團長周士第、七十五團孫一中。

他們都是黃埔一期的學生,聶榮臻跟他們很熟,在向他們傳達了中央關於南昌起義的決定後,共同商定了拉第二十五師參加起義的步驟:首先是擴大關於武裝起義的傳達範圍,由連長傳達到排長。

七十三團,由周士第負責組織整團起義。

七十五團,由孫一中負責組織起義,因為這個團駐在馬回嶺以北幾十裡的黃老門,又與師部在一起,為免打草驚蛇,所以撇開團長和團部人員,3個營的部隊參加起義。

七十四團,只有重機槍連連長是共產黨員,就把這個連拉出來參加起義。

起義以野外軍事演習的名義進行。

七十五團3個營先到馬回嶺集中,然後以七十五團、七十四團重機槍連、七十三團跟進的行軍隊形向南昌進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