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
客觀說,魯拉賈帕尼做得非常出色。
在他執政的幾年內,不但讓印度順利度過大箭條時期,還為印度建立起了相對完善的基礎工業,使印度成為“世界工廠”。僅此一項成就,就足以使魯拉賈帕尼成為印度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理。按照聯合國公佈的相關資料,2030年,印度佔世界經濟總量的3。2%、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印度為全球貿易做出了21%的貢獻、為全球經濟發展做出了15%的貢獻,基礎工業產品佔全球總量的45%,其中鋼鐵佔48%、水泥佔57%、化肥佔64%、紡織品佔65%。
魯拉賈帕尼有值得驕傲的資本,印度也就有了值得驕傲的資本。
只是,魯拉賈帕尼並不滿足。因為前一個“世界工廠”、即共和國沒能依靠龐大的基礎工業成為世界強國,而是在完成“產業結構調整”、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高階工業國之後才成為世界強國。印度要想成為世界強國,必須進行一場類似的“產業結構調整”,脫下基礎工業國的外衣,換上新的高階產業基礎!
魯拉賈帕尼想要得到的,正是使印度成為高階工業國的基礎技術。
面對布魯德林提供的軍火大單,魯拉賈帕尼一點都沒動心。第四次印巴戰爭留給印度的教訓太深刻了,看似強大的軍事實力不會讓印度真正變得強大,只會使印度在盲目膨脹野心的驅使下遭遇慘敗。
印度需要的不是軍火,而是高階工業技術!
這也是魯拉賈陽尼與布魯德林談的主要話題。
雖然布魯德林一再保證,美國會按照承諾向印度轉讓高階技術,但是魯拉賈帕尼並沒被甜言蜜語迷惑心智,美國的保證沒有任何事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