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廣泛所知的“快速戰略投送艦隊”就是“海上平臺”。
按照張孝瓏提供的情報,隨著最後2艘“快速投送艦”在年初服役,“海上平臺”已經具備了實戰部署能力。當然,與美國海軍提出的“海上平臺”不同的是,共和國的“海上平臺”不僅僅是兵力投送平臺,還是一個物資轉運平臺,以及綜合保障平臺。
從某種意義上講,共和國能夠率先搞出“海上平臺”,主要得益於技術進步。
在連航母都得講求隱身的時代,長1000多米,寬數十米、甚至上百米的“海上平臺”無疑是最為醒目的打擊物件了。別說抵擋飽和攻擊,1艘潛艇就能對其構成致命威脅。更要命的是,“海上平臺”幾乎無法規避攻擊。
只要有足夠強大的情報系統,航母這類大型戰艦能夠憑藉速度避開危險,而沒有任何速度優勢可言的“海上平臺”卻無法規避危險。如果考慮到“海上平臺”的可部署範圍,即受結構強度影響,只能部署在海況較好的海域,在天氣相對惡劣的情況下,不但無法正常運作,還有受損的可能性,那麼“海上平臺”更加沒有存在的價值了。
可以說,美國海軍搞了幾十年都沒有指出個名堂來,就是受這些問題的限制。
要想解決這些問題,首先就得提高技術水平。
共和國海軍的“快速戰略投送艦隊”從一開始就採用了統一船體結構設計,雖然按照共和國海軍的說法,採用統一船體主要是為了減少維護量,降低維護成本,但是實際情況卻是為了統一介面,方便在必要的時候進行改裝,然後拼湊成“海上平臺”。正是如此,“快速投送艦”都非常特殊。
作為世界上第一種採用雙體衝浪船型的10萬噸級大型貨輪,“快速投送艦”在大量採用民用建造標準的情況下,在關鍵系統上採用了軍用艦艇的標準。更重要的是,從一開始就採用了系統化設計。別的不說,在8艘快速投送艦中,只有2艘艙室設定最為靈活的散裝型擁有完備的動力系統,即配備了可控聚變反應堆,其他6艘都只有蓄電池,以及由海軍開發的定向式電力供應系統。
這種設計帶來最大好處就是保證了“海上平臺”的速度。因為所有投送艦都採用了噴水推進系統,而且依靠調節推進系統的方向來改變航向,沒有可操作的轉向舵,所以由6艘投送艦組成的“海上平臺”的最大航行速度能夠達到30節,完全能夠滿足在次要海域作戰時的要求。另外一個顯著好處就是在遇到威脅的時候,“海上平臺”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分散,避免一次性損失全部作戰能力。在極端情況下,只要有1艘散裝型與2艘集裝箱型投送艦還能作戰,就能組成一座擁有基本作戰能力的“海上平臺”。
當然,達到以上目的的基礎還是技術。
將6艘長度均超過200米的大型船隻連線起來,並且使其在任何狀況下都像1艘船隻那樣航行,最大的問題就是結構強度。在5級海況下,船頭很有可能高出海面數米,而船尾很可能沉下去數米,由此產生的浮力差,足以將100根直徑1米的鋼管折斷。要是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再好的設想也只是設想。
顯然,從材料上著手很難在短期內取得突破。
華東船舶研究所採用了一個巧辦法,那就是用“柔性連結”來解決強度問題。說直接一點,組成平臺的6艘船不是強行拼接在一起的,而是搞一個萬向接頭連結在一起的。問題是,世界上根本沒有能將2艘10萬噸級船隻連線在一起的萬向接頭。工程師找到了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那就是用磁力鎖取代萬向接頭,由計算機來控制磁場與方向,從而控制連線點的力量與方向。當然,這還不足以解決全部問題。當6艘投送艦組成“海上平臺”的時候(另外2艘投送艦在兩側充當物資轉運平臺),只有位於前後兩端的2艘散裝型投送艦上的推進系統以正常方式工作,及為平臺提供前進動力,另外4艘投送艦上的推進系統都充當姿態控制推進器,即根據外界環境的變化,隨時調整航行姿態,保證6艘投送艦始終在一個條直線上。
這麼做,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不容易。
別的不說,要想精確控制平臺的姿態,達到可以讓飛機正常起降的水平,至少需要設定上千個應力感測器來感知外界環境的變化,需要上百臺姿態控制推進器,以及一臺超級計算機來控制這些推進器。
正是如此,美國海軍才沒有取得太大的進展。
事實上,對共和國來說,這也是一個非常艱鉅的挑戰。
說直觀一點,把6艘長度均超過200米的投送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