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部分(3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得不到及時救助,最終的死亡人數很有可能超過2萬。

雖然美國反對將催化金屬氫爆炸裝置列入核武器名單,但是在杜奇威看來,威力如此巨大的武器,肯定配得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稱號。

按照國際戰爭公約,交戰雙方不能在戰爭中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裴承毅為什麼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在加爾各答使用大威力炸彈?

僅僅為了減少39軍的戰鬥傷亡嗎?

杜奇威覺得這個理由過於牽強,雖然攻打加爾各答的難度超過了之前的任何一場城市攻堅戰,但是以39軍的戰鬥力,問題不是很大,傷亡也不會很大。考慮到中國人對戰爭傷亡的容忍能力,39軍的傷亡肯定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不是為了減少傷亡,就是為了加快進攻步伐,儘快佔領加爾各答!

儘快佔領加爾各答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說讓39軍儘快休整,就過於勉強了。39軍最後參戰,官兵的狀態遠沒有到需要休整的程度。再說了,以39軍的編制,就算裴承毅打算讓這支戰鬥力最強悍的重灌甲軍參加西線決戰,也不會在第一時間派上戰場,而會等到西線決戰打響之後,讓其在適當的時候參加戰鬥。也就是說,39軍進行休整的迫切性並不高。如果從長遠考慮,即36軍與37軍遲早得停下來,到時候肯定要派上另外一支部隊,因為39軍的戰略機動能力最差,所以裴承毅很有可能把39軍留下來,把其他更便於轉移的軍隊派往西線戰場。如此一來,39軍更不需要立即進行休整,完全可以按部就班的打下加爾各答。

既然39軍不需要休整,那麼裴承毅肯定想把39軍派往別的地方。

想到這,杜奇威頓時明白了過來。

裴承毅的戰役部署終於浮出水面了。

只要能夠讓39軍儘快從加爾各答的戰鬥中解脫出來,就能讓77軍前往瓦拉納西與54軍並肩作戰。到時候,即便77軍遇到了麻煩,也可以讓39軍借道孟加拉國,前去對付印軍東北集團軍群。

歸根結底,裴承毅的目的就是要把77軍派往瓦拉納西。

也就是說,裴承毅的根本目的還只要在西面發起一次大縱深進攻,打垮印軍的北方防線,為西線總決戰做準備。

放得很長遠的戰略目光,也是很有野心的戰役謀劃。

弄清了裴承毅的目的還不夠,還得想出應對的辦法。

既然77軍肯定要去瓦拉納西,裴承毅很有可能把空降163旅捏在手上,等到地面進攻取得突破之後,再讓空降163旅參戰,取得更大的突破。

如此一來,印軍必須死守安拉阿巴德,不惜一切代價的頂住54軍。

不僅得頂住54軍,還得擊潰54軍。

杜奇威換了個角度,如果按照他的安排,肯定會讓54軍提前攻打安拉阿巴德,迫使印軍收縮防線,在77軍到達之前包圍安拉阿巴德。打到這一步,再根據情況決定77軍的作戰任務,即到底是首先協助54軍佔領安拉阿巴德,還是在54軍的掩護下向西突擊。

因為54軍的戰鬥力足夠強悍,即便沒有77軍的協助,也能包圍安拉阿巴德,如果行動夠快,甚至有可能佔領安拉阿巴德,所以77軍留下來協助54軍的可能性並不大,很有可能在54軍包圍安拉阿巴德之後,以最快的速度向西突擊。如果算上留在瓦拉納西的24軍將在數日之後恢復戰鬥力,更應該讓77軍提前西進,到時候大不了把24軍派上去,用2個軍的兵力肯定能夠打下安拉阿巴德。

毫無疑問,死守安拉阿巴德扭轉不了戰局。

必須反擊,趕在77軍到達之前,把54軍打回瓦拉納西。

明確目的之後,杜奇威聯絡了史塔克,讓上校把他對戰局的分析判斷轉告印度陸軍司令部。

問題已經說得夠明確了,應對辦法也提了出來,該怎麼做,就是古吉拉德的事了。

實際上,古吉拉德也在考慮這些問題,只是他對局勢的瞭解遠不如杜奇威,對裴承毅的瞭解也遠遠比不上杜奇威。

收到史塔克送來的戰局分析,古吉拉德才猛然醒悟過來。

問題是,能夠在安拉阿巴德擊敗54軍嗎?

雖然按照杜奇威的分析,中國空軍與陸軍航空兵從開戰至今已經持續作戰近20日,肯定會在近期進行一次持續時間不低於48小時的休整,對作戰裝置進行全面維護,只要印軍抓住這個機會就能與54軍打一場相對公平的地面戰,但是古吉拉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