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裝甲突擊旅均沿著54軍的前進路線,在到達印軍第一道防線之後,迅速向西轉向,度過伊拉姆河,向布林尼亞方向發起突擊。期間,第772裝甲突擊旅還要分出一支部隊,攻佔位於布林尼亞與焦格伯尼之間的阿拉里亞,打通從焦格伯尼到布林尼亞的地面通道。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裴承毅的這一部署有點畫蛇添足。
54軍有足夠的能力打到布林尼亞,有必要讓77軍發起重複進攻嗎?
回答是肯定的,非常有必要。
布林尼亞有非常重要的軍事價值,攻佔布林尼亞是地面進攻的第一個重要目標。換句話說,佔領了布林尼亞,等於在恆河北岸立下了足根,開啟了通往巴特那(比哈爾邦首府)與瓦拉納西的入口,也為前往達爾彭加打下了基礎。
按照裴承毅的部署,完成戰役包抄與分割之後,首先殲滅恆河北面的印軍。
即便從小範圍來看,儘快攻佔布林尼亞,就能切斷印軍第一集團軍3個主力師與5個二線師的退路,完成第一輪戰術包抄行動。
由此可見,越快佔領布林尼亞,後面的戰鬥就越輕鬆。
讓54軍在正面吸引印軍第一集團軍的主力部隊,然後讓77軍奔襲布林尼亞,充分利用了2個軍的優勢。
正面進攻,77軍不如54軍,快速突擊,54軍肯定不如77軍。
按照裴承毅的命令,親自率領部隊突擊的凌雲霄沒有招惹路上遇到的印軍。用裴承毅的話來說,能不打就不打,把消滅印軍的任務留給後面的作戰部隊,77軍不能在路上耽擱半點時間,如果不能在54軍之前攻佔布林尼亞,就別吹什麼戰略反應軍比重灌甲軍更擅長打突擊戰的牛皮了。
這句激勵的話有沒有起到作用並不關鍵,關鍵的是,凌雲霄不會讓77年輸給54軍。
卷十 龍騰九天 第107章 風暴中心
12日9點30分,77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入布林尼亞,與守衛該地的印軍第319步兵師展開巷戰,全世界的目光都轉向了這座位於恆河下游地區,在此之前根本沒有多少人知道的小城市。
雖然布林尼亞的戰鬥還在進行,但是印軍第一集團軍的末日已經臨近了。
77軍的第773裝甲突擊旅已經攻佔了賴根傑,並且派出主力向南推進,攻打英吉利巴扎爾。只要英吉利巴扎爾落入共和國軍隊手中,不但被77軍與54軍圍在北面的印軍第一集團軍將徹底完蛋,留在布林尼亞南面格蒂哈爾的第二集團軍的第52裝甲師、第43步兵師與第312步兵師也在劫難逃。
戰役僅僅開始幾個小時,共和國陸軍就包圍了印軍第一集團軍,速度不可說不快。
與以往一樣,一些雞毛蒜皮的麻煩事總會恰到時機的分散裴承毅的注意力。
為了宣揚共和國軍隊的戰鬥力,國防部派來了3個記者團,要求前線指揮部儘快把記者團送往前線。當然,裴承毅不會把記者送往空降153旅與空降173旅,不是戰地記者的膽子不夠大,而是裴承毅不想讓非軍事人員冒險。如此一來,只能把那些叫嚷著要上前線的記者送往布林尼亞。
正是如此,共和國的電視臺才對本爾尼亞的戰鬥進行了全程現場報道。
不得不承隊,那些有服役經歷的戰地記者都有很高的職業素養,一個個都不怕死。
為了讓觀眾過足戰爭癮,1個由3名記者組成的戰地報道小組到達布林尼亞之後,一直跟在77軍的尖刀部隊後面,扛著攝像機穿梭在布林尼亞的大街小巷內,用最直接的方式把戰爭的殘酷性展現在了世人面前。
戰事的殘酷,不僅僅體現在血淋淋的戰鬥中。
在攻打布林尼亞市區的時候,擔任主攻任務的第772裝甲突擊旅不但出動了大批主戰坦克與步兵戰車,還動用了很多專門為城市巷戰準備的高科枝裝備,比如配備了自動武器的全地形戰鬥機器人、能夠從窗戶飛進屋內的微型偵察機、可以穿透牆體探測牆後情況的單兵雷達、能夠一下摧毀整棟建築的溫壓火箭彈。如果說20年前,巷戰能讓戰鬥力最強的部隊都感到頭痛,那麼在各種技術的支援下,巷戰已經變得對進攻一方有利,特別是在防禦一方沒能充分利用城市複雜環境的情況下,進攻一方擁有很大的優勢。
軍長的性格,決定軍隊的性格。
77軍的官兵沒有與印軍纏鬥,除了每次在進攻前向躲在建築屋內的印軍喊話之外,沒有給負隅頑抗的印軍太多的機會。很多時候,為了避免戰鬥傷亡,77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