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部分(2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做出努力,不過現在看起來,恐怕我們做什麼都來不及了。”李存勳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針對伊朗的國內局勢,我們早就與美國情報機構做了交涉,亮明瞭底牌。說直接點,如果伊朗總統有個三長兩短,哪怕在院子裡曬太陽的時候被雷劈死了,我們也不會認為這是安拉的安排,而會認定是某些人或者組織蓄意所為,並且會以最嚴厲的手段進行報復。”

裴承毅微微皺了下眉頭,覺得李存勳這番話很耳熟,好像在哪本說裡見到過。

“既然要報復,就得有報復物件。伊朗總統完蛋了,再搞死精神領袖,肯定會失去控制,對我們沒有任何好處可言,所以報復物件不可能是伊朗當局。”

“那就只能是土耳其。”

李存勳微微一笑,那神色明確無誤的告訴裴承毅,他說對了。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8章 複雜化

接下來幾個小時,裴承毅終於搞明白了當前、也就是2041年初的國際局勢。

歸根結底,一切都得從2038年的敘以戰爭算起。這場激戰4個小時、拖了21天的戰爭把中東軍事由冷變熱,再由熱到溫。用“溫”來形容“後敘以戰爭時期”的中東局勢,可以說是再貼切不過了。雖然全世界都知道,在共和國與美國分出高下之前,中東地區的局勢就不會降溫,但是所有人都相信,在共和國與美國均不願意直接過招的情況下,中東地區的衝突不會變成戰爭。

如此一來,中東地區的國家鬥爭變成了“耐力賽”。

敘以戰爭之後,中東地區的主要國家紛紛調整了基本政策,不管是繼續依靠美國的以色列、還是在中美間搖擺不定的埃及、死心塌地追隨共和國的敘利亞,以及與歐盟往來頻繁的約旦、奮發圖強的伊朗等等國家,其“新政”的一個核心內容就是解決國內矛盾,為長遠發展打下基礎。

拿敘利亞來說,戰爭結束後,在政策的大力推動下,國內經濟增長速度不降反增,連續3年都是中東地區發展最快的國家。特別是在位於幼發拉底河上游、代爾祖爾省首府代爾祖爾的“薩蘇哈德電站”(4座5000兆瓦級可控聚變核電站的第一座)的一期工程在2040年底竣工、正式併網發電之後,敘利亞的國民經濟像打了雞血一樣,在2040年最後一個月與2041年的第一個月分別創造了環比增長11%與同比增長16%的紀錄。要知道,在經濟一直不景氣的中東地區,這樣的發展速度絕對是奇蹟。雖然用經濟學家的話來說,因為敘利亞是第一個從共和國引進可控聚變核電站的國家,而且引進的是世界上最先進的1000兆瓦級反應堆(每座電站均有5座反應堆,分3期建成,當時其他國家引進的可控聚變核電站的反應堆功率都在500兆瓦以下,比如約旦從法國引進只有400兆瓦、埃及從共和國引進的只有500兆瓦、土耳其從美國引進的也只有500兆瓦,以色列自研的則只有250兆瓦),電力成本在各中東國家中最低,對國際資本有足夠大的吸引力,所以吸引了大批投資,特別是來自共和國的投資,使其經濟有了飛速發展。但是任何經濟學家都不能否認,如果不是敘利亞當局銳志改革,推出了很多重大政策,從根本上確保了國際投資的利益,那麼點電力成本優勢根本不足以吸引到幾千億元的投資,共和國的資本家也沒有理由放棄國內市場,到一個沒有任何保險的國家去賺刀頭上的錢。

事實上,敘利亞的變化就是整個中東局勢的縮影。

用西方新聞媒體的評論來說,敘利亞在戰敗之後不提報復,而是埋頭髮展經濟,不是敘利亞不想報復,而是要為報復做好充足準備。正是如此,很多西方新聞媒體認為,正是共和國的影響讓敘利亞成了中東地區的不安定因素。毫無疑問,這是沒有任何根據、也沒有任何道理的言論。如果因為懷疑某個國家繁榮強盛會對周邊的國家構成威脅,就錄奪該國民眾追求幸福的權利,那麼西方國家倡導的“人類文明共同進步”就是一句空談,更是為了維護西方文明利益的謊言。

事實上,“人類文明共同進步”本身就是謊言。

如果人類文明能夠共同進步,就不會存在國家與民族的界線了。更重要的是,文明共同進步的基礎條件就是經濟共同發展,消除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的差距。而掌握著大部分資源的發達國家是不可能與發展中國家一起進步的,因為發達國家的基礎,或者說發達國家發家致富就是建立在剝削髮展中國家的基礎之上的。

不管怎麼說,中東局勢並不平靜。

在此情況下,最受關注的還是伊朗,因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