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部分(3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伐有點沉重。

幾天前,也就是飛往開普敦與裴承毅會面的前一天,杜奇威就有意識到,白宮與國務院正在策劃一個巨大的陰謀。當時,讓杜奇威生疑的就是洛布林夫人過於熱情、也過於友好的態度。雖然早有傳聞,主宰美國的不是住在白宮的蘭德斯,而是在國務院處理日常政務的洛布林夫人,但是杜奇威有足夠的理由相信,不管洛布林夫人有多大的權勢,作為共和黨聯邦政府的國務卿,不應該不顧總統的感受,與前民主黨政府的國防部長與安全顧問走得如此近。

事實上,關於洛布林夫人的傳聞讓很多美國人深信不疑。

早在2036年大選的時候,就有很多支援共和黨的選民認為,如果當時參選的不是一個已經70多歲的老政客,而是在參議院混得風生水起的洛布林夫人,共和黨贏得大選的機會應該在40%左右,而不是必輸無疑。

正是如此,到2040年大選的時候,洛布林夫人在共和黨的多個候選人中呼聲最高。很多共和黨的忠實選民認為,只要洛布林夫人肯接受黨內選舉提名,她將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任女性總統。甚至有很多人認為,只要姓當選總統,因為具有標誌性意義,就算她沒有取得任何政績,她的頭像也會出現在國會山上。就在如此高的呼聲之下,洛布林夫人出人意料的放棄了競選,而且早早宣佈加入蘭德斯的競選團隊。雖然當時共和黨宣稱洛布林夫人此舉是為了維護黨內團結,避免因為競選分歧,讓共和黨在有足夠把握贏得大選的情況下因為分裂而輸掉大選;雖然當時很多評論員認為,共和黨的傳統觀念成為了洛布林夫人入主白宮的最大障礙,因為共和覺從來都不認同女性與黑人政治家;雖然很多洛布林夫人的支持者相信,她如此早的退出大選,與她的家庭遇到了麻煩有關,因為她的兒子涉嫌一起企業詐騙案,正在接受聯邦調查局的調查;但是像杜奇威這類知道內幕的人都清楚,洛布林夫人主動放棄進入白宮的機會,與她的政治選擇、或者說與她對未來的判斷有很大的關係。

共和黨贏得大選沒有什麼懸念,問題是,大選之後的懸念就多了。

從某種意義上講,杜奇威沒有在2040年投靠民主黨,而是以獨立政治家的身份跳出了民主黨政府,一個關鍵因素就是與他對美國未來的預期並不理想。如果洛布林夫人擁有足夠的政治潛力,她就不會盲目樂觀,也不難發現,“後民主黨時代”的美國處境並不理想,就算共和黨能夠輕而易舉的上臺執政,也會面臨諸多的威脅與挑戰。換句話說,除非擁有歷史上那些偉大總統的才能,任何人在這個時候住進白宮都等於政治自殺。正是如此,蘭德斯才能在共和黨的內部競選中勝出。換句話說,如同洛布林夫人這樣有見識的政治家,都選擇了迴避。

明白這個道理,也就不難明白洛布林夫人為什麼要接受蘭德斯的邀請了。

相對而言,國務卿是一個有權力,卻沒有多少責任的職位。美國曆史上不缺乏強有力的國務卿,比如尼克松時代的基辛格、克林頓時代的奧爾布萊特與小布什時代的賴斯,這些國務卿都擁有能與總統媲美的影響力與權力。最重要的還是後者,即國務卿不是政策的最終確定者,在美國的政治體系中,更像是總統的頭號軍師,所以國務卿往往不需要為美國當局的所作所為負責。

由此不難看出,洛布林夫人做出了非常聰明的選擇。

杜奇威甚至有理由相信,洛布林夫人在放棄黨內競選之前,肯定於蘭德斯達成了某種意義上的秘密協議,確保她能成為美國國務卿。

作為一個強有力的國務卿,洛布林夫人不但可以放手推行她的政策,按照她的意願來領導美國,還不需要擔心什麼,因為一切責任都由蘭德斯承擔。更重要的是,蘭德斯的才能不足以領導美國,所以他不可能在具體政策上與洛布林夫人較真。如此一來,就算蘭德斯對洛布林夫人的篡權行為非常不滿,也只能是不滿而已。

當然,杜奇威從來沒有低估洛布林夫人的能耐。

從接受蘭德斯的任命開始,杜奇威就知道,最應該提防的不是蘭德斯,而是洛布林夫人。當他從洛布林夫人那裡得知,美國當局正在積極策劃中東戰爭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圈套,一個針對他的圈套。

雖然洛布林夫人把話說得很透徹,但是杜奇威不是蘭德斯,不會輕易被他人矇騙。

按照洛布林夫人的說法,中東局勢已經對美國極端不利,雖然共和國暫時沒有采取實質行動,爆發中東戰爭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共和國已經加大了在中東地區的投入,不但積極支援敘利亞進行國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