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充電等等。完成檢修的戰鬥機在升降機附近排好隊伍,依次提升到飛行甲板上。
飛行員沒有立即登機,而是在航作戰中心聽取戰術簡介。
與岸基航空兵不同,執作戰任務時,艦載航空兵的飛行員不會參與起飛前的準備工作,維護保障工作均由航空勤務人員負責,每架戰鬥機都有1名勤務長負責給其他維護人員分配工作。如果戰機出了問題,該機的勤務長將承擔所有責任!
朱榮輝沒有急著達戰術命令。按照作戰計劃。確定轟炸機地攻擊結果之後。再安排戰術任務。當然。其他的事務都得提前安排好。
3支航空聯隊出動24架戰鬥機。其中8架執行護航任務。16架執行攻擊任務。48架戰鬥機能夠攜帶192枚反艦導彈,24架戰鬥機足以奪取制空權。除此之外。每艘航母上還安排了4架攜帶反艦導彈地戰鬥機作為預備攻擊力量。也就是說。3艘航母各派出28架戰鬥機執行攻擊任務。
對於“華夏”級航母來說。這算不了什麼。
每個航空聯隊剩下地44架戰鬥機中,除了正在維護地、正在艦隊上空執行防空巡邏任務地8架之外。還有32架戰鬥機掛好了空對空彈藥、做好了起飛準備。隨時可以升空截擊來襲地敵機。
如果投入所有防空戰鬥機,別說對付日本艦隊的艦載戰鬥機,就算日本南部地區所有機場上的戰鬥機全部殺來,也不見得能夠對航母戰鬥群構成威脅。
當然,朱榮輝沒有絲毫大意。
攻擊機群升空之前,他讓每艘航母再派出了12架戰鬥機,換下了已經在艦隊上空巡邏了大約2個小時的8架戰鬥機,將艦隊防空力量提高了50%。隨後,3艘航母又各起飛了1架預警機,替換下正在執行巡邏任務的預警機。
J…15D的效能與F…35CJ在伯仲之間,攻擊距離也相差無幾。
日本艦隊全速南下,肯定不是來尋求“解脫”的。
朱榮輝的調整很及時。防空戰鬥機剛剛升空,預警機就發現了從西北方向飛來的3架日本戰機,迅速確定其中1架為反潛巡邏機、2架為F…35系列戰鬥機。
戰鬥警報拉響,1個小隊的J…15D立即迎了上去。
在預警機的引導下,J…15D在“華夏”號200千米外擊落了來犯的日本戰機。只是這個距離太近了,日本反潛巡邏機上的雷達肯定發現了“華夏”號航母,2架“護航戰鬥機”也有可能發現了“華夏”號航母。也就是說,航母戰鬥群的行蹤暴露了。
0點12分不到,前出的偵察機發回訊息,日本航母轉向逆風航行!
偵察機發回的資訊很快中斷,表明偵察機遭到日本戰鬥機的攻擊,要麼被擊落,要麼遭到防空導彈的攻擊。
2分鐘後,艦隊收到了遠端海上巡邏機發來的戰術情報。日本航母上的艦載戰鬥機正在陸續起飛,準備發動進攻!
南源本是不是瘋了?
收到這條訊息之後,幕青雲的第一反應就是日本艦隊指揮官被逼得走投無路,只能搶先發動攻擊。此時,雙方的交戰距離超過了F…35CJ的最大攻擊距離。只要日本艦隊的戰鬥機在攻擊時遇到攔截,所有戰鬥機都無法返回航母!
驚訝歸驚訝,幕青雲可不會拿共和國海軍的家當開玩笑。
0點15分,3艘航母轉向逆風航行,提前出動防空戰鬥機。
雖然F…35CJ不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攜帶了外掛彈藥之後,甚至無法超音速飛行,但是不到1400千米的距離,日本戰鬥機將在大約1個小時之後到達,必須儘快加強艦隊防空能力,截擊日本戰鬥機!
緊隨防空戰鬥機之後,3艘航母再次彈出了2架艦載預警機。
因為機身容量有限,每架艦載預警機最多指揮8個編隊的16架艦載戰鬥機作戰,為了支援96架艦載戰鬥機,至少需要6架預警機。為了確保攔截所有敵機,朱榮輝再次為防空作戰指揮力量提供了50%的冗餘。
幕青雲並不知道,日本艦隊只出動了50架戰鬥機。用96架戰鬥機攔截50架戰鬥機,在J…15D與F…35CJ的效能相差無幾的情況下,戰鬥不會有任何懸念。
戰鬥沒有任何憐憫可言。
如果南源本知道幕青雲留下了半數以上的戰鬥機執行艦隊防空任務,恐怕他會毫無顧慮的派出所有艦載戰鬥機,發動有去無回的自殺式攻擊!
只是,南源本首先應該考慮的不是如何幹掉中國艦隊,而是如何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