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部分(2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免滅頂之災。

0點22分,“赤城”號與“加賀”號還在放出鬥機,防空警報就響了起來。

艦載預警直升機發現的不是頭頂上的偵察機與遠處的遠端海上巡邏機,而是西南150千米外的導彈群!

288枚C…609反艦導彈,只用4分30秒就飛完了650千米。在沒有收到彈道修正指令的情況下,配備不同戰鬥部的C…609導彈按照預設攻擊指令自動調整飛行高度與飛行速度。飛得最快、飛得最高的是“電磁攻擊導彈”,飛得高、飛得稍慢的是“反輻射導彈”,飛得低、飛得塊的是“預製破片導彈”,飛得低、飛得稍慢的是“半穿甲導彈”,飛得低、飛得最慢的是“水下攻擊導彈”。

收到預警直升機發回的訊息,南源本頓時傻眼了。

這些導彈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隨著甄別工作完成,確認是中國最先進的C…609反艦導彈,南源本一下癱在了椅子上。

導彈肯定由轟炸機發射,因為只有轟炸機才能使用C…609。接近300枚導彈,至少出動了1個聯隊的24架轟炸機!這哪裡是攻擊,完全是毀滅!

只剩下150千米,C…609將在60秒之後陸續到達!

60秒,根本無法用戰鬥機進行攔截。更要命的是“赤城”號與“加賀”號還在起飛戰鬥機。

震驚之後,南源本立即下達了防空作戰命令,同時命令航母繼續出動戰鬥機。保命已經不可能了,必須抓住機會幹掉中國艦隊,至少得重創中國的航母!

問題是艦隊進行防空作戰的時候,不能起飛戰鬥機,不然由戰艦發射的防空導彈有可能誤擊己方戰鬥機!

一時之間,日本艦隊混亂不堪。

首先投入戰鬥的,只有位於“赤城”號西南方向上的巡洋艦“熊野”號,以及驅逐艦“白根”號、“臻名”號與“霧島”號;位於“加賀”號東北方向上的巡洋艦“利根”號,以及驅逐艦“金剛”號、“愛”號與“鳥海”號受正在起飛的戰鬥機影響,未能立即參加防空作戰;位於最外圍的6艘反潛護衛艦隻配備了射程不到60千米的點防空系統,無法立即參加戰鬥。

僅有一半的艦隊防空能力,更不可能攔截所有反艦導彈!

無論如何,護航戰艦還是盡職盡責。

用5秒攔截準備後,“熊野”號率先發射射程高達250千米的區域防空導彈,隨後3艘驅逐艦也陸續發射區域防空導彈。

與當初韓國艦隊的遭遇一樣,導彈剛剛升空,日本戰艦上的雷達就失去了作用。

雖然日本海軍吸取了韓國海軍的教訓,為重要的電子裝置增添了電磁防護屏障,能夠有效保護電子裝置,但是在受到電磁導彈壓制的時候,雷達必須關機,無法正常工作。雷達失靈後,日本戰艦用光電裝置跟蹤來襲導彈,只是最先發射的防空導彈成了無頭蒼蠅,因為防空導彈沒有電磁遮蔽裝置,導彈上的電子裝置被高強度電磁衝擊波燒燬,成了“無制導火箭”。

直到最後20秒,電磁干擾才結束。

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因為發動攻擊的反艦導彈也要使用電子裝置搜尋目標,如果繼續進行電磁干擾,C…609的下場與日本艦隊的防空導彈一樣。

護航的日本戰艦繼續發射防空導彈,進行最後的“硬攔截”。

直到C…609突破外圍防空網,距離日本艦隊不到20千米時,日本戰艦才突然停止發射導彈,同時關閉所有電子裝置。

中國導彈有“撒手鐧”,日本戰艦也有“金鐘罩”!

卷八 百年積怨 第96章 斷臂自救

戰爭技術化催生出各種各樣的技術性武器,技術性武器又反過來推進戰爭技術化。電子裝置大規模應用使戰爭電子化程度越來越高,戰爭電子化催生了專門對付電子裝置的電磁武器。

21世紀初,世界各主要軍事強國紛紛著手研製“電磁炸彈”。最初的電磁炸彈透過將炸藥爆炸釋放的巨大能量轉化成高強度電磁波,達到破壞電子裝置的目的。因為效能有限、作用時間較短等因素,所以最初的幾種電磁炸彈沒能在戰爭中得到大規模應用,只在阿富汗戰場上進行了幾次實戰試驗,確定了電磁炸彈對電子裝置的毀滅性破壞能力。

直到催化金屬出現,電磁炸彈才得到快速發展。

催化金屬最用來製造複合蓄電池的電力儲備單元、超導電動機的超導線圈與可控聚變反應堆的磁約束體。催化金屬氫的用途非常廣泛,比如可以用製造高能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