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情況下,電動潛艇有限的續航能力不會對戰術使用產生多大影響。也就是說,在水下對抗中,只要阿根廷海軍充分發揮電動潛艇的先進效能,不但有機會擊敗對手,還有很大的機會取得完勝。
按照胡荊安的分析,如果阿根廷海軍能夠打好第一仗,接下了就輕鬆多了。
擊敗英國潛艇後,阿根廷可以仿照英國海軍的做法,在馬島附近劃出進行無限制潛艇戰的交戰海域,迫使英國遠征艦隊遠離馬島。雖然阿根廷海軍可以用別的方法,比如主動伏擊來打擊英國遠征艦隊,但是按照胡荊安的分析,因為阿根廷海軍缺乏聯合作戰能力,英國遠征艦隊擁有相對完善的反潛力量,所以包括主動伏擊在內的進攻行動都有可能產生適得其反的結果,使阿根廷海軍付出沒有任何意義的慘痛代價。透過無限制潛艇戰,不但能夠起到打擊敵人士氣、阻絕敵人前往馬島的目的,還能為空軍創造更多的機會,並且為海軍的水面艦隊創造出戰的機會。
為了證明這一烤點,胡荊安重點分析了英國遠征艦隊的戰鬥力。
單論作戰能力,英國海軍在全球海軍中排名第三,比排第四的法國海軍、以及排第五的俄羅斯海軍強不了多少。當然,英國海軍的三支航母戰鬥群絕對不容小覷。三艘“喬治五世”級大型航母的正常載機量為76架(60架戰鬥機、4架電子戰機、4架預警機、6架反潛巡邏機與2架運輸機),戰時可以根據需要,對艦載機的搭配做出調整,大幅度增載入機數量。極端情況下能夠攜帶90架戰鬥機,8架電子戰機、6架預警機與8架反潛巡邏機,總載機量達到112架。如此一來,3艘航母總共能夠攜帶包括270架戰鬥機在內的336架作戰飛機,論制空作戰能力,幾乎超過了阿根廷空軍!如果考慮到航母在海上作戰中的優勢,不得不承認,英國海軍有足夠的實力單獨挑戰阿根廷海軍與空軍。更重要的是,英國海軍的裝備體系、特別是最重要的作戰飛機都來自美國,後勤保障與戰損補充都沒有問題。如果不能在戰鬥中打擊遠征艦隊的核心力量,即大型航母,戰鬥就會進入消耗階段,就算阿根廷能夠獲得來自共和國的支援,也耗不過英美。
也就是說,阿根廷海軍與空軍必須協同作戰,才有戰勝英國遠征艦隊的可能。
當然,特雷塞斯庫與阿方索沒有否認協同作戰的重要性。
按照裴承毅的安排,胡荊安也提出了建議,即儘量利用馬島,包括島上的基礎設施與政治意義,儘量引誘英國遠征艦隊靠近馬島,並且在條件並不成熟的情況下發起攻佔馬島的登陸作戰行動,為集中力量打擊英國艦隊創造機會。
與楊少勇一樣,胡荊安只提了建議,沒有替阿軍做出決策。
當然,建議很籠統,不具有可操作性。因為海上作戰至關重要,所以在胡荊安提出建議之後,裴承毅主動提出制訂作戰計劃時,顧問團可以提供更多的幫助。正是如此,在安排相關工作的時候,塞隆才會讓顧問團參加制訂作戰計劃的工作。
最後登場的是龍宏恩。
不得不說,胡荊安在介紹得過於詳細,讓龍宏恩沒有什麼好說的了。
事實上,除非英國海軍陸戰隊能夠打下斯坦利港,不然英國空軍很難在戰爭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按照龍宏恩的分析,英國空軍很有可能以“搭配”的方式參戰。
受國內基本經濟情況的限制,英國海軍並沒按照最大限度採購艦載戰鬥機,只是按照最徵標準採購。毫無疑問,如果戰爭爆發,除了無法迅速買到足夠的艦載戰鬥機之外,還無法充分利用航母戰鬥群。為了解決在這個問題,英國採用的辦法也很簡單,那就是海軍與空軍使用相同的戰鬥機。也就是說,戰爭中,可以讓航母搭載空軍的戰鬥機,使英國空軍成為遠征艦隊艦載航空兵的“預備隊”。
當然,除此之外,英國空軍還有另外一種參戰辦法。
按照龍宏恩的介析,因為英國空軍配備了少量F…42重型制空戰鬥機,加上英國空軍擁有一支規模不俗的加油機群,所以在不考慮作戰效益的情況下,英國空軍的F…42戰鬥機可以從阿森松島起飛,轟炸馬島,只是需要在往返途中進行3次空中加油。毫無疑問,這樣的作戰行動最多隻有象徵意義,不會對戰局產生太大影響。
最值得考慮的,還是英國空軍的“支援作用”。
除了為海軍補充戰鬥機之外,英國空軍最能影響戰爭的行動就是在阿森松島部署遠端反潛巡邏機,為在南大西洋上活動的遠端艦隊提供反潛掩護。實際上,胡荊安在介紹情況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