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部分(3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用裝甲突擊旅強大的快速突擊能力,衝擊印軍防線。第771裝甲突擊旅在戰場上殺幾個來回,不管殲滅了多少印軍,只要挫敗了印軍的銳氣,就能讓印軍在吉申根傑南面駐足不前。

從第771裝甲突擊旅的排兵佈陣上也能看出其戰術意圖。

印軍沿著從布林尼亞到吉申根傑的公路線推進,第771裝甲突擊旅把兵力集中在了公路左側,也就是公路與伊拉姆河之間的河灘平原地帶,僅在公路右側部署了偵察力量,沒有使用鉗形攻勢包夾印軍,而是把部隊排成一條長線,就是為了縮小正面突擊寬度,加大突擊點的兵力投入,讓突擊部隊輪番衝鋒陷陣,以持續不斷的方式發起進攻,根本不給印軍任何還手的機會。以此方式進攻,在撤退的時候,可以迅速轉變前進防線,前鋒變後衛、後衛變前鋒,在印軍做出反應之前離開戰場。

母庸置疑,整個進攻的要決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快。

首先擔任前鋒的第7711裝甲突擊營與第7717機械化共兵營沒有打掃戰場,就是不想耽擱進攻時間。

6點55分,第7711裝甲突擊營與第51裝甲師的主力部隊遭遇。

當DZ…31A坦克叢集出現的時候,印軍正在疏散,部分印軍甚至把DZ…31A主戰坦克當成了從前線撤回來的M4A2。不是印軍指揮官沒有派出偵察警衛部隊,而是第7711裝甲突擊營的挺進速度太快了。不得不說,第51裝甲師的印軍官兵已經亂了陣腳,DZ…31A是標準的全自動炮塔坦克,而M4A2採用的仍然是有人炮塔,兩者的外形有明顯差別。更重要的是,M4A2是戰鬥全重超過60噸的主戰坦克,而DZ…31A是30噸級主戰坦克,兩者的塊頭根本不在一個級別上。即便是沒有參軍服役的人,也能準確分辨出兩種坦克,印軍官兵竟然沒能做出正確判斷。

不管怎麼樣,當印軍指揮官意識到問題時,已經來不及調整部署了。

第7711裝甲突擊營的坦克以3輛為一個戰鬥單位,中央的長車負責對付正面目標,兩側的僚車負責對付側翼目標,以此確保編隊不會遭到來自側翼方向上的打擊。因為60毫米電磁炮在行軍間的戰鬥射速達到了每分鐘12發,是M4A2的2倍以上,實際戰鬥射速則接近M4A2的3倍,所以在正面交戰中,1輛DZ…31A的火力頂得上3輛M4A2,即便一個戰鬥單位中只有1輛坦克對付正面目標,也能確保整個戰鬥單位的安全。

衝入印軍陣地之後,第7711裝甲突擊營沒有任何停頓,所有坦克都在行進間開火,整個突擊行動一氣呵成。第7717機械化步兵營緊隨第7711裝甲突擊營身後,以同樣的速度衝入印軍陣地。

因為機械化步兵營需要肩負起對付敵人反坦克手的重任,所以第7717機械化步兵營將坦克與戰車搭配使用,1輛坦克掩護2到3輛戰車,由坦克對付堅固裝甲目標,戰車則對付分散人員。

前鋒部隊剛剛衝過去,第771裝甲突擊旅的主力部隊就到達了。

與前鋒的任務不同,主力部隊的任務就是殲滅戰場上的殘存敵人,擴大戰果。

似乎擔心第7711裝甲突擊營與第7717機械化步兵營衝得太快,7點15分,凌雲霄親自向第771裝甲突擊旅下達命令,讓第7712裝甲突擊營與第7718機械化步兵營替換前鋒部隊,由此讓衝在前面的2個營暫時停止前進。

讓各個營輪番上陣,也是儲存部隊戰鬥力的有效辦法。

高強度戰鬥中,官兵的體能消耗非常驚人。因為部隊在昨天晚上就進入戰鬥狀態,所以官兵早已疲憊。更要命的是,77軍在3個方向上都沒有戰役預備隊,各個旅必須為自己準備戰役預備隊。如果讓某些部隊打得過於疲勞,對後面的防禦作戰肯定有很大的影響。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各個營輪番上陣,全旅都保持較高的精神狀態。

替換前鋒,並未對第771裝甲突擊旅的進攻造成多大影響。

7點45分,第7712裝甲突擊營與第7718機械化步兵營突破了第51裝甲師的陣地,開始向第41步兵師的主力陣地挺進。

不得不說,打有準備的步兵,比打沒有準備的裝甲兵難得多。

在第51裝甲師遭到毀滅性打擊的時候,第41步兵師的指揮官迅速下達了防禦作戰命令,讓全師官兵就地構築防禦陣地。雖然印度步兵無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修建戰壕,但是依靠不弱的裝甲力量,較為開闊的防禦地帶,印軍步兵仍然以最快的速度進入防禦狀態,做好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