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出中國軍隊的意圖之後,杜奇威讓史塔克向印度軍方發出了警告。
也就在這個時候,裴承毅正忙著做一件看上去無關緊要的事情:兵棋推演。
似乎對戰略欺騙行動有十足的把握,裴承毅根本沒有理會印度軍隊的調動情況,6日上午一大早,就讓袁晨皓組織了幾十名參謀,利用前線指揮部的中央計算機,對即將開打的東線戰爭進行全面推演。
此時,集結在比哈爾邦、恰爾肯德邦與西孟加拉邦的印軍已經超過100萬!
根據軍情局提供的情報,印軍東部集團軍群分成3個集團軍,分別是總部設在巴特拉的第一集團軍、總部設在波卡羅鋼城的第二集團軍、總部設在加爾各答的第三集團軍。3個集團軍中:第一集團軍轄4個裝甲師(分別是第51、第53、第54與第56裝甲師)、5個機步師(分別是第41、第42、第44、第45與第47步兵師)、7個步兵師(分別是第311、第313、第314、第315、第317、第318與第319步兵師),總兵力32萬;第二集團軍轄2個裝甲師(分別是第52與第55裝甲師)、2個機步師(分別是第43與第46步兵師)、4個步兵師(分別是第312、第316、第321與第322步兵師),總兵力14萬;第三集團軍轄3個裝甲師(分別是第57、第58與第59裝甲師)、4個機步師(分別是第48、第49、第61與第62步兵師)、11個步兵師(分別是第320、第323、第324、第326、第327、第329、第331、第333、第334、第335與第337步兵師),總乓力34萬。除此之外,在西里古裡的印度軍隊被整編為東北集團軍群,總部設在因帕爾,轄3個裝甲師(分別是第71、第75與第77裝甲師)、5個機步師(分別是第63、第64、第65、第68與第69步兵師)、4個山地步兵師(分別是第201、第203、第205與第207步兵師)、5個步兵師(分別為第325、第328、第330、第332與第336步兵師),總兵力33萬。在這些部隊中,裝甲師、機步師、山地步兵師均為印軍一線主力部隊,而以3開頭的步兵師均為二線部隊、或者預備隊。由此可以大致得出,在總共113萬的印軍中,主力部隊不到40萬。
在裴承毅看來,重要的不是印軍兵力,而是印軍部署。
懂點軍事的人都能從印軍在東線戰場上的部署看出印軍的戰役企圖。
第一集團軍盤踞在比哈爾邦,直面吉申根傑,集中了9個主力師,擁有東部集團軍群中最強大的裝甲力量。由此可以斷定,印軍會在戰役開始之後猛攻吉申根傑,利用當地比較平坦的地理環境,與敵軍在吉申根傑的77軍打裝甲會戰,力爭殲滅77軍,開啟前往印度東部地區的通道。
第二集團軍在第一集團軍的右後方,只有4個主力師,兵力在三個集團軍中最少。由此可以斷定,第二集團軍是東部集團軍群的戰略預備隊,主要任務是隨同第一集團軍向吉申根傑推進,控制第一集團軍與第三集團軍之間的空隙地帶,拱衛第一集團軍與第三集團軍的側翼,在必要的時候參與前線作戰行動。
第三集團軍部署在從英吉利巴扎爾到加爾各答的廣闊地帶。如果僅僅是為了防禦,34萬的兵力明顯太多了。由此可以斷定,集中了7個主力師的第三集團軍的主要任務就是在第一集團軍成功牽制住了共和國陸軍的主力部隊之後,向東進入孟加拉國境內,打通前往東部地區的地面通道。
為了達到牽制對手的目的,印軍提升了東部地區軍隊的地位,組建東北集團軍群,並且集中了該地區的12個主力師。戰役開始後,東北集團軍群的主要任務就是給進入印度東部地區的共和國軍隊製造麻煩,在第一集團軍攻打吉申根傑的時候,圍困西里古裡,然後協助第一集團軍群攻打西里古裡。
很龐大,也很全面的戰役部署,只不過不是沒有漏洞。
進行兵棋推演的時候,裴承毅首先計算了77軍守住吉申根傑的可能性。
根據77軍在半島戰爭期間的戰鬥表現,推演的最終結果是,77軍守住吉申根傑的可能性不超過5%。
這個結果沒讓裴承毅感到驚訝,要知道,77軍面對的是一個集團軍!
兵力不到3萬的77軍迎戰的是總兵力超過32萬,而且還能得到14萬大軍支援的印度第一集團軍,確實有點勉為其難。別說凌雲霄驍勇善戰,就算他有三頭六臂,77軍的官兵個個都是天兵天將,也打不過這麼多的敵人。落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