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部分(3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的事情,在他到達前幾個小時乘專機去了德黑蘭。雖然用負責接待裴承毅的參謀的話來說,戰區司令是應伊朗當局的強烈要求才提前趕往德黑蘭的,但是裴承毅知道,袁晨皓幾個小時都等不了,主要還是不想與聯合司令部發生衝突。這多少讓裴承毅有點過意不去,不管怎麼說,瓜達爾港是袁晨皓苦心經營多年的老巢。

接下來幾天,裴承毅一直忙著處理組建聯合司令部的具體問題。

直到5月的第一天,裴承毅才接到李存勳打來的電話。

針對庫爾德人問題的第二輪談判已經破裂,雖然共和國已經在比較關鍵的問題上做出了讓步,即按照境內庫爾德人的數量分配特別自治區的行政管理權,如此一來,土耳其將分到47%的管理權、伊拉克為29%、伊朗為19%、敘利亞為4%、亞美尼亞為1%,但是美國並沒在另外一個關鍵問題上讓步,即讓當事五國參加談判。美國堅決不肯讓步的原因也很簡單,按照共和國提出的解決方案,就算聯合亞美尼亞,土耳其也只有48%的決策權,而三個與共和國關係密切的國家則擁有52%的決策權,等於把特別自治區的控制大權交給了共和國,從而使共和國獲得了一塊立足之地。別的解決辦法也不是沒有,比如排除敘利亞與亞美尼亞,由三個主要當事國加入談判。問題是這樣的解決方案對美國與土耳其也沒有好處可言,所以根本沒有采納的可能性。

雖然美國當局並沒拒絕進行第三輪談判,但是美國談判代表在離開北京的時候明確提到,第三輪談判的前提條件是“平等對話”,即在邀請三個當事國的前提條件下,土耳其至少應該獲得50%的發言權。

毫無疑問,第三輪談判難產的可能性非常大。

用李存勳的話來說,就算第三輪談判能夠召開,也不會讓三個主要當事國參與,共和國與美國仍然會在“平等”上較量,即按照人口數量來分配話語權、還是按照談判方來分配話語權。因為這個差別將決定特別自治區的最終歸屬權,所以雙方都不會輕易讓步,搞到最後就是在談判桌上耗掉最後一點和平時光。

次日,軍情局就發來了確切訊息。

袁晨皓已經在德黑蘭與伊朗當局就組建東線司令部達成協議,除了由共和國提供500到1000名軍事參謀人員之外,伊朗國防軍與革命衛隊還將派遣500到1000名軍事人員加入司令部,擔負司令部的日常運作與安全保衛工作。也就是說,軍事指揮權由共和國掌握,袁晨皓出任東線司令部司令官,伊朗三軍參謀長擔任副司令,革命衛隊司令擔任參謀長,並且由共和國的12名參謀與伊朗的8名參謀組成軍事決策小組。

總的來說,伊朗的問題並不大。

用劉曉賓在情報中提到的話來說,因為內賈德與哈什在戰爭觀點上完全一致,均認為戰爭不可避免,而且伊朗必須在戰爭中取勝,所以在軍事決策上,兩人均認為,只有依靠共和國才有希望打贏這場戰爭。雖然在更加重要的問題上,即戰爭結束之後,伊朗該向哪個方向發展,內賈德與哈升的觀點截然相反,但是這不是首要問題,而且在戰爭結束前,兩人沒有理由分道揚鑣。

毋庸置疑,這是個非常好的訊息。

同樣的,這也是個非常大的麻煩。

按照袁晨皓在德黑蘭與伊朗當局達成的協議,作為伊朗參戰的前提條件,共和國必須擔保伊朗的戰略安全,即至少確保伊朗政權不會被敵國推翻。具體措施方面,共和國最遲不得在戰爭爆發後的24小時之內向伊朗部署一支戰鬥單位,也就是向伊朗派遣一支規模在兩萬人左右的地面部隊。作為對等條件,伊朗將在接到共和國發出的戰爭警報之後的24小時之內準備好3處軍營,並且為進駐伊朗的共和國軍隊提供一切便利條件。

雖然該協議對軍情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軍情局至少得提前1天發出準確的戰爭警報,但是真正受考驗的還是共和國的軍事運輸能力。

劉曉賓急著把訊息告訴裴承毅,也是為了這件事情。

在24小時之內向伊朗投送一個戰鬥單位的地面部隊主要有兩種辦法,一是利用戰略運輸機群、以及部署在南亞戰區的戰術運輸機群,以空運的方式向伊朗部署兵力;二是讓部隊在前線集結待命,即在波斯灣或者阿拉伯海西北海域部署一支載有一支戰鬥單位的戰略投送艦隊。

雖然這樣的問題可以請教總參謀部,但是劉曉賓以裴承毅全權負責作戰事務為由,把難題丟給了裴承毅。

嚴格說來,這也不是什麼難題。雖然前者更加理想,擁有更大的靈活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