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次努力。
峰會召開前,共和國2051財年度與美國2051到2052財年度的國防預算早已出臺,而且兩國在2050財年度與2050到2051財年度的實際國防開支也已核算完畢,如同外界所猜測的那樣,共和國2051財年度國防預算的增長幅度再次超過15%,而且是在2050財年度實際國防開支的基礎上超出。美國的情況也相差不大,2051到2052財年度的國防預算比上一年度增長了18。4%。更重要的是,兩國實際國防開支均超過預算,而且超支幅度在20%左右,遠遠超過外界預測。如此一來,在2051財年度(美國是2051到2052財年度),共和國與美國的國防預算佔到了中央政府(美國是聯邦政府)預算總支出的30%左右,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比重超過10%。按照這一趨勢發展下去,到2055年的時候,共和國的國防開支將佔到中央財政預算的60%,國民生產總值的20%。美國的情況差不多。如此一來,最遲在2056年,共和國與美國的經濟就會因為龐大的國防開支而透不過氣來,到時候雙方都會想方設法的向外轉嫁矛盾。
在此情況下,誰也不會指望共和國與美國懸崖勒馬。
正所謂上山容易下山難,增加國防開支容易,削減國防開支卻不容易。
所有軍事專案都是長期投入、長期回報的專案,即便是陸軍的裝備發展專案,從立項到正式裝備部隊,也需要10年左右的時間。如此一來,除非共和國與美國能夠忍受國防力量嚴重降低帶來的影響,不然兩國均不可能像增加國防預算那樣,在極短的時間內削減國防預算。要知道,美蘇冷戰結束之後,因為有大量在冷戰期間立項的軍事專案,所以美國花了大約20年才緩過氣來,結束或者終止了所有在冷戰期間立項的軍事專案,針對新的國際威脅來發展國防軍事力量。與美蘇冷戰時的情況一樣,在中美冷戰中,雙方只能前進、不能後退,後退就意味著被動、意味著落後、意味著失敗。
如果在40年代前,問題也許沒有這麼嚴重。
不管怎麼說,在2041年的中東戰爭前,共和國與美國的關係以間接對抗為主,雖然雙方都明白,只要一方不肯放棄霸權、另外一方又不肯放棄對霸權的追求,正面衝突遲早都會爆發,區別只是時間上的問題,但是在此之前,雙方都有所顧忌,對能否在一場全面戰爭中擊敗對手沒有十足的把握,所以雙方都不希望把間接對抗發展成直接對抗,也就不希望在沒有做好準備的情況下與對手打一場全面戰爭。
中東戰爭後,這一情況發生了十分微妙的變化。
雖然在外界看來,美國支援的以色列與土耳其頂住了共和國軍隊的猛攻,即便土耳其丟掉了其東南部的庫爾德斯坦地區,美以土也是勝利者,要知道,在此之前20多年間,共和國還沒有在一場沒有獲得全面勝利的戰爭中與對手簽署停戰協議。但是對共和國與美國來說,這場戰爭的意義完全不在誰控制了庫爾德斯坦。對共和國來說,這場戰爭證明,美國的的實際軍事實力要比起外在表現差得多,特別是陸軍與空軍,戰鬥力遠沒有對外宣傳的那麼強大。對美國來說,這場戰爭也證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共和國的實際戰爭承受能力絕對沒有外界認為的那麼強大,不然共和國不會僅投入10多萬地面部隊。當然,雙方的領導人還認識到了一個對雙方來說都非常關鍵的問題,那就是超級大國間的正面對抗,遠沒有想像的那麼可怕。
雖然根據後來解密的一些資料,在中東戰爭期間,美國與共和國的軍事機構都制訂了使用核武器打擊對方的戰術與戰略計劃,甚至為戰爭失去控制引發核戰爭做好了準備,但是在整個戰爭期間,雙方的領導人都沒有考慮使用核武器,更沒有想過要用核武器對對方本土進行戰略打擊。事實上,雙方軍隊的高階將領也非常理智。整個戰爭期間,杜奇威與裴承毅都沒有使用核武器的想法,甚至都在避免使用大威力武器。
當然,誰也不能忽視中東戰爭的侷限性。
雖然共和國與美國都對中東地區志在必得,而且絕對無法容忍對方的存在,但是雙方都知道,在做好全面戰爭的準備工作之前,中東地區的衝突與戰爭絕對不會成為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正是如此,在中東戰爭結束之後,共和國與美國都對全球戰略做了調整。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共和國與美國當局都知道,世界大戰已經無法避免,誰能首先做好戰爭準備,誰就能在戰爭中搶得先機,從而掌握更大的勝算。事實上,2042年之後,共和